临桂农业生产“铁牛”显威风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应用达6成以上,位居全市前列
“农业机械化助我一年种植水稻800多亩,加上为他人犁耙田的收入,一年可赚上百万元。”近日在临桂县采访时,该县两江镇种粮大户周明胜自豪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临桂县重视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目前位居全市前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3.5%。4月22日至23日,2015年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现场会在临桂举行,该县先进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耕作等技术,让来自全区的农机部门领导、干部大开眼界。
4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临桂县两江宏胜农机合作社浪头村前的田野中看到,数台大型拖拉机“突突突”地在田野中犁耙田,一块四五亩的大田仅20多分钟就能犁耙好。而旁边一块块已犁耙好的水田,像一块块大镜子,6台全自动插秧机在水田中穿梭,后面“长”出一排排绿苗,约20分钟,一块近2亩的大田便全部插上了早稻秧苗。让人有些意外的是,驾驶全自动插秧机的机手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村妇女。
“以前我们靠手工插秧,效率太低,动作快的一天也只能插半亩,可现在我们用全自动插秧机插田,平均每天可插15亩以上!”刚插完一块水田停机装秧的农妇欧惠忠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不断加大行政推动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临桂县农机局领导告诉记者,该县目前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8万台(套),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4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3.5%。
该县重视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全县已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近50个,社员340人,入社机具648台套,资产总值648余万元,作业服务覆盖9个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以前人工种田太劳累,收入也少,现在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我一个妇女就能管好四五十亩田,纯收入有十来万元。”正在大田操作插秧机抢插早稻的两江镇妇女周芳宇对记者说。
记者在临桂县工厂化育秧中心看到,一排排立体机械化育秧架上,摆放着长势良好的秧苗,棚内温度、湿度、通风情况,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有效避免了室外育秧严重受自然天气条件影响的不足。据了解,通过全机械化育出来的秧苗,成活好长得快,比传统手扯秧苗所插大田可提前一周左右成熟。加上机插水稻均匀、通风好、抗倒伏,产量比手插水稻增产20%左右。
据该中心负责人、临桂宏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两江镇农民周明胜介绍,该合作社在当地政府和农机部门领导的关心下,由2012年成立时的6人到现在已有21人,近年共采购46台套农业机械设备,总投资300多万元,赚取毛收入2000多万元。今年春耕生产开始后,该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已为合作社及其他村民机耕2000多亩,机插早稻800多亩。农业生产机械化,既省人工又抢季节,劳动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
临桂县有关领导表示,临桂将积极推进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富裕美好的新农村做出贡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港抗旱抢插水稻13万多亩 挽回损失5.74亿元
入春以来,贵港市遭受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措施得力,目前旱情得到缓解,农作物生长良好。据初步统计,抽水抗旱抢插水稻面积13.3万亩,灌溉面积20.6万亩,旱坡地农作物抽水浇灌面积112.7万亩次以上,挽回农业经济损失5.74亿元 【详细】
象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8.2%
截至4月26日,象州县共拥有各类拖拉机1.6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361台,水稻插秧机395台,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线14条,谷物烘干机9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高达78.2%,全县正稳步迈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时代。 【详细】
临桂发现国内罕见宋代“知寨”墓碑、墓葬
近日,记者随文物专家在临桂县茶洞乡富合行政村的山尾村附近,发现了一座奇特的墓葬,墓葬无封土,仅存墓碑前倾斜立于墓旁。墓碑高95厘米(外露部分),宽56厘米,厚8—16厘米不等;墓碑正面阴刻碑文如下:(见图一) 【详细】
梧州: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育秧工厂内秧苗根壮叶绿、高产示范区内机耕机插,前来观摩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日前,梧州市春耕生产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会在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举行,宣传推介现代农业技术。 【详细】
玉林: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 插秧不再看老天脸色
“今年春节前就立春,春天脖子短,周围的村现在才刚开始撒种育秧,可我们村现在就已经插秧了!这都是因为用上了工厂化育秧技术。”3月24日,记者在博白县旺茂镇民丰村连片的水田里看到,当地农民正在抢抓农时春耕插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