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养殖场1.6万头猪被淹死
在专家指导下,当地已着手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大化讯(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韦哲)6月14日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加司村弄水养殖场的约1.6万头猪死亡。在专家的指导下,当地政府已着手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介绍,此次洪涝灾害,大化14.4万人受灾,紧急转移3400多群众。在巨大的抗洪救灾压力下,大化县委、政府抽调人力物力,处置大量死亡的生猪。15日晚,该县召开协调会,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死亡生猪无害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深埋选址、死猪清理、灾后疫病防治等8个工作组。
16日,经过深埋选址工作组的勘察,确定了深埋地点。同时,备齐了防护服、生石灰、尸体袋等物资。当晚,大化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覃拥军告诉记者:“17日一早就开始行动,将死猪打捞消埋。”
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农英相到现场指导处置措施。他分析认为,如此大规模并集中的死猪事件在广西属首次,但这些猪因自然灾害死亡,且洪水并非流动性,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小,但一定要及时科学处理,避免造成水体污染,带来一些传染性疾病。按计划,这些死猪将在7天内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探访广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摇身一变”成有机肥
6月10—12日,在位于博白县的广西首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示范中心,整个病死猪“变废为宝”的过程,从源头上解决病死动物处置难的问题 【详细】
[大化县]前5月招商引资9亿多元 完成全年内资任务42.9%
大化瑶族自治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努力营造公开、透明、优质的招商环境,加快“走出去、请进来”步伐,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层次,今年1-5月内资到位资金9亿多元,完成全年内资任务的42.9%;外资到位资金2619万美元,完成全年外资任 【详细】
[大化县]“PPP模式”打造扶贫生态移民“升级版”
从一名住瓦房,种玉米的大石山区农民,到一名住楼房,从事装修行业的技术工人,苏兴锦在广西大化县城的新家中向记者讲述自己一年来生活的变化,言语间充满了喜悦。 【详细】
[大化县]前5月内资到位资金90100万元 外资到位资金2619万美元
大化瑶族自治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努力营造公开、透明、优质的招商环境,加快“走出去、请进来”步伐,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层次。截至今年1月至5月底,内资到位资金90100万元,完成全年内资任务的42.9%;外资到位资金2619万美元, 【详细】
大化:平价“菜篮子”惠及百姓
6月7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居民韦丽娅,在一家超市的农副产品惠民平价销售区买了2公斤甜玉米,她说:“每公斤只要3.6元,比农贸市场便宜了1.5元左右。”这是该县大力实施“惠民菜篮子”工程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