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桑养蚕劳动强度大,效益不高。现在合作社保价收桑叶,推广新技术,我每天卖桑叶的收入就有140元。”7月7日,昭平县黄姚镇岩头村的刘有标谈起种桑效益时如是说。
今年,昭平县继续实施种桑养蚕奖扶政策,培育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推广省力化、规模化养蚕技术,鼓足农户种桑养蚕致富的信心。截至目前,全县新种优良桑树品种1200亩,桑园面积发展到3.4万亩,产鲜茧58.5万公斤,蚕茧平均价格为33元/公斤,产值1930万元。
“今年政府有一个项目扶持岩头村,种一亩桑叶有300元补助,我们公路边的旱地全部种上桑树,有100亩,群众积极性高,现在卖叶给合作社就有收入。”岩头村主任刘有科介绍。
收购桑叶的富明桑蚕养殖合作社,成立时得到政府部门27万元扶持资金,社员自筹35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小蚕室、大蚕室、贮叶室等共1900平方米。今年,又有35户群众加入合作社,社员达到102户,合作社桑园面积发展到200亩,前5批养蚕产值达到18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邱富明说:“合作社实行工厂化养殖,我们跟农户签订桑叶收购合同,农户每年每亩桑园卖桑叶净收入在3500元左右。”
在合作社宽敞的大蚕室里,社员黄既珍一个人轻松地喂蚕。她说,“原来养蚕是老做法,一个人一批只能养一张蚕,现在加入合作社,样样都省力,一个人可以养5到6张蚕。”
合作社采用双层到三层架式蚕床,方便喂养和上蔟。自动化上蔟很省人工,一批养20多张蚕,只需请4个人。采茧采用木片方格蔟,半自动化采茧,1个工人1天可以采90到100公斤蚕茧,比原来快了三倍。
受益于政府帮扶和合作社辐射带动的农户,还有黄姚镇界塘村的李富能。他尝试在100平方米的屋顶养蚕,现在每批养两张半蚕,前5批蚕平均每张赚2100元,下半年还可以养5批蚕。全村有6户人像他这样养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昭平县共发放蚕种2.49万张,向贫困村群众免费发放优质桑苗100万株。该县今年5月成立了桑蚕产业协会,桑蚕合作社发展到5个,养蚕户已达1.2万户,桑蚕产业稳步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容县地税:政策及时雨 助力企业发展
7月20日,记者获悉,容县地税局今年以来,通过强化宣传辅导、简化办理流程、加大政策培训等措施,助力企业发展。据统计,今年1月-6月份,该局已累计为纳税人减免税款1700多万元。 【详细】
西林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落地”
为有效解决城镇失业、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城乡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和再就业资金不足问题,今年以来,西林县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截至6月30日,该县已发放65笔共计502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申请财政贴息资金10.47万元。 【详细】
[昭平县]党员产业合作社引领群众致富路
采摘、入袋、装车……近日,在昭平县富罗镇砂子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收获今年新种的辣椒。 【详细】
[昭平县]抓特色产业 促钱粮双增
今年以来,昭平县不断发展壮大茶叶、桑蚕、烟叶、食用菌、名优水果、油茶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至6月,该县完成农业总产值8.06亿元,同比增加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10元,同比增12.8% 【详细】
我区下半年多项政策促就业、鼓励农民创业……
7月17日,全区人社系统年中工作会议在邕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区人社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据悉,我区人社部门将通过多项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加快社保“一卡通”建设保障居民健康,同时加快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