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以实施“扶贫攻坚我先行,为民服务争先锋”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村种植猕猴桃1200亩,核桃1160亩,建成占地1000多亩的种草养牛基地1个,初步形成了以猕猴桃、核桃和种草养牛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格局,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强化“弱鸟先飞”意识,科学谋划发展思路。一直以来,山多地少路不通是制约该村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村“两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强化“弱鸟先飞”意识,努力在“山地”上做文章。该村多次组织群众外出考察农业产业发展问题,进一步拓宽群众视野,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将猕猴桃、核桃和种草养牛等产业作为本村的主导产业,为全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产业发展。该村充分发挥村干、骨干和农村党员在发展经济中的引领作用,要求村“两委”带头,重点扶持一批敢想敢干的农村党员率先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目前,该村党支部书记杨胜锋种植核桃30亩、村民委主任杨秀政种植核桃60亩,其他班子成员至少也种植核桃10亩以上。党员吴显宁通过“农村党员+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该村西阳屯发展猕猴桃160亩;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该村当顶屯发展猕猴桃800亩,辐射带动周边67户群众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党员陈长军通过“农村党员+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广西康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投资800多万元在刷把村当顶屯建立了占地1000多亩、全市规模最大的有机肉牛养殖基地,目前该基地存栏肉牛400多头,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可直接带动周边60多户群众走上肉牛集约化生产的道路。
加强项目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在自治区、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帮扶下,该村先后投入资金114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9户;投入资金66.5万元新建人畜饮水池38个,安装饮水管2.4公里,受益群众450多人;投入资金244.1万元新建道路6.7公里,硬化5.2公里,扩建1.2公里,受益群众2060多人;获得补助资金117.3万元扶持发展核桃1160亩,受益群众580多人;获得补助资金300万元扶持发展猕猴桃800多亩,受益群众300多人。通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该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科技运用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30元,比2010年的2913元增加了2017元,同比增长69.24%。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乐业县新化镇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
近年来,乐业县新化镇按照自治区、市、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文件精神,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谐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如今,谐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已呈现出经济繁荣、环境优适、群众富裕、文化活跃的喜人 【详细】
[乐业县]借力电商 红心猕猴桃开辟网上卖场
盛夏八月,乐业县红心猕猴桃就要上市了!7月11日,记者前往乐业县同乐镇六为村张家湾猕猴桃生产基地,只见600亩果园连成一片,大如鹅蛋的果实密密匝匝挂满枝头。与往常气氛不同的是,果园内除了远处10来个正在护理果树的果农外,没了客商上门洽谈生意、讨价还价的喧闹, 【详细】
[乐业县]旅游收入超4亿元 同比增长7.01%
今年以来,乐业县大力推进大石围创5A级景区、布柳河、顾式茶龙云山创4A级景区以及五台山创3A级景区建设的同时,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全力提升旅游软环境,旅游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截至6月底,全县共接待游客50.86万人次,同比增长4.86%,旅游综合收入达 【详细】
乐业新化镇建立关爱空巢老人和 关心贫困留守儿童工作新机制
乐业县新化镇党委积极探索关爱空巢老人和关心贫困留守儿童工作模式,从满足迫切需要出发,从志愿服务入手,及时为空巢老人和贫困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建立关爱空巢老人和关心贫困留守儿童工作新机制,在全镇营造出“关爱特殊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风尚 【详细】
[乐业县]七大亿元扶贫产业进入“丰收期” 深山唱响“致富歌”
乐业县是全国首个、广西惟一的综合性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2012年开始,乐业提出打造有机米、茶叶、家禽养殖、畜牧养殖、库区养殖、林业、特色水果等七个亿元扶贫产业。如今,七大产业全部进入“丰收期”,产值均超亿元,其中红心猕猴桃、顾氏茶享誉国内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