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乡村”建设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巧打“特色牌”,大力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加强传统村落和古村落保护开发,彰显仫佬山乡的独特风韵。
该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旅游文化特色项目。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天门景区河道治理工程,建成了天门、青明山庄园、水上相思林等景区道路。以建设新农村示范点为契机,建设了小长安镇崖宜屯、东门镇石围屯、怀群镇元蒙屯、四把镇梅洞屯等一批集养生、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民俗旅游示范村。其中,小长安镇崖宜屯被评为自治区第一批特色名镇名村,并荣获河池市首届“最美乡村”称号。
该县按照“保护古迹+旧村改造+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对石围屯、大勒洞屯的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修复保护,既留住了“乡愁”,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其中,石围屯成为集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建设仫佬族凤凰寨,将仫佬族建筑、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及民族风情等集中呈现出来,成为罗城展示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平台。
该县还广泛开展“大种树、优生态”、“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绿满八桂”等植树造林活动。目前,城区所辖2个社区、19个行政村的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宜绿化地已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9.5%,分散居住型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4%,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25%。
(吴美群)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荔浦生态乡村建设彰显地方特色
村子的周围一片片果树林郁郁葱葱,走进村中,仿佛来到了果海里。有的果树上开满了小花,有的则挂满了小果子,一阵阵香气沁人心扉,优美的环境中透露出丰收的希望。7月中旬的一个早上,笔者漫步在荔浦县花镇江华村时,亲身感受到当地生态建设的特色与魅力。 【详细】
田东县:生态乡村建设让远街焕发生机
碧波荡漾,古树参天,民房齐整,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河边或闲聊或垂钓……这是笔者日前在田东县思林镇坛乐村远街屯看到的乡村美景。作为田东县生态乡村建设的示范点,该屯在建设过程中,实行“一护、二规、三拆、四整、五建”的模式稳步推进。如今,一个集“休闲、游览、观光 【详细】
贺州市生态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日,记者从市乡村办获悉,自去年12月我市乡村建设转入生态乡村阶段以来,全市在继续巩固提升清洁乡村活动成果的基础上,以开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四个专项活动为重点开展系列工作,生态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详细】
平乐县平乐镇巾帼代表助推生态乡村建设
平乐县平乐镇41名巾帼人大代表主动发挥“提建议、作表率、重监督、兴产业”等作用,助推“生态乡村”建设,受到干部群众好评。 【详细】
罗城县委书记蒋向明走访慰问贫困优秀大学新生
7月23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蒋向明在县教育局和罗城高中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到该县乔善乡走访慰问贫困优秀大学新生,并送去慰问金和奖学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学好本领、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