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5日 来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城市名片:

  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昆山交通便捷、教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高。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工业总产值8708.5亿元,下降1.8%;服务业增加值1284.5亿元,增长1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3.7亿元,增长8.3%,税比8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0.1亿元,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4亿元,增长14.1%;实现进出口847.9亿美元,下降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98元,增长9%。实现台湾电电公会“大陆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六连冠。连续六年排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一。

  经济成就

  工商重镇

  昆山东面毗邻上海,有京沪铁路横贯。经济极其发达,2014年GDP超过3000亿,超过国内近一半的省会城市全市GDP,是中国第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的县级城市,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百强县的第一位。

  昆山是江苏的“东大门”,1989年9月28日撤县设市,现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著名园区。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昆山已多年蝉联第一。

  2014年新增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注册内资255.4亿元,其中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0个、超亿元内资项目24个。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1家、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10.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257.2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8.7%和12.8%。三井住友银行、恒丰银行、齐鲁证券、东海证券设立开业。首款低温多晶硅柔性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全彩显示屏成功发布。凯宫高效能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好孩子获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震雄铜业在中国民企500强排名中上升75位。

  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人口分布的变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人民路和亭林路商圈已无法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大润发、卜蜂莲花、乐购、沃尔玛、欧尚、易买得、家乐福、百盛、麦德龙、农工商、红星美凯龙、好家居等大超市纷纷进驻,逐步形成了多个新兴商圈。同时原有的商业中心也继续发展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商业区。

  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动了昆山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熟地段商铺的转让和转租率都非常低,而随着新城区的不断完善,商铺其售价和租金的对比基本上遵循了相对理性的回报水平,体现了本地投资者和发展商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和较为谨慎的市场判断。

  昆台文化对昆山经济的影响:由于长驻昆山经商、工作的台湾人众多,故当地有“小台北”的外号。台商在昆山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在过去的10年里投资总额在150亿美元以上。台商对昆山的税收贡献超过20亿美元。夺得台湾电电公会“大陆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四连冠。大量台资的涌入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常驻昆山的台籍人士已超过10万人,台商及其家属构成了一个超出平均水准的高消费人群,直接带动了昆山零售、餐饮及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台湾人直接投资经营的餐饮、零售及服务业也提升了本地相关行业的水平。

  昆山个人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昆山除了对外招商引资,个人投资也如火如荼、逐年上升。究其原因,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计划的实施,使一部分昆山人完成了“第一桶金”的原始积累;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外来资金的大量涌入,则进一步促进了个人投资的红火。

  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昆山农村商业银行、昆山鹿城村镇银行(南京银行主控股)、香港东亚银行、台湾彰化银行、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英国)、花旗银行(美国)、IBK企业银行(韩国)和瑞穗实业银行(日本)均在昆山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以及交通银行均在昆山设立了二级分行,隶属于总行直属的苏州一级分行。太平洋保险在县级市中率先设立昆山中心支公司。

  金融街

  昆山市政府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金融街规划正式出台。

  昆山的金融街规划:以夏家河景观带而发展,将形成:1、核心功能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综合楼。2、衍生功能区:公正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估机构及资产评估机构等等。3、配套功能区:餐饮、文化、娱乐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国际金融街项目,就包括了10多栋百米高的银行大厦、一栋超五星级酒店。

  昆山金融街的开工建设,标志昆山市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又有了新引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昆山农村商业银行等8栋大楼已签约入驻,2014年投入使用。昆山金融街的启动标志昆山金融业发展将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为将来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铺垫。

  剖析昆山经济发展的转型之道

  一、昆山经济发展的三次转型

  “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昆山不是现在才开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举足起步,且有序推进,不断深化提高,遂使昆山的整个经济发展由低端向高端发力,这也是铸就“昆山之路”的重要标志。通过这段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昆山经济的发展,经过上世纪80年代“农转工”、90年代“内转外”、进入新世纪“低转高”的三次大飞跃,不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产业结构,不论是产业内部调整还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都发生了奇迹般的嬗变。

  1.“农转工”为昆山经济发展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夯实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昆山还是一个农业县,经济总量在苏州地区8个县中处于队尾位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县委、县政府抓住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的机遇,将农村多余劳动力引向兴办乡镇工业。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一大批新型工业企业迅速崛起,很快改变了昆山单一农业经济结构。到90年代初,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排序由80年代初的“一二三”转变成“二三一”结构,这一经济的转型,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不仅为昆山经济发展迈向工业化、城镇化夯实了基础,而且增强了昆山经济综合实力。

  2.“内转外”使昆山经济驶入了国际快车道

  据资料显示,通过由“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1992年到2000年的8年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而且外向依存度大大提高。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21.87%。全口径财政收入中来自外向型经济的占50%以上。

  3.“低转高”助昆山经济发展向高端产业产品发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着经济结构的“低转高”的目标要求,在发展方式上由依赖土地资源外延扩张型向依靠科技进步为内涵的提高型转变;在载体功能上,由布局分散平面型向园区集中立体型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粗放低端型向精致高端型转变。这些飞跃式的经济转型,使昆山经济不仅呈现量的扩张,更可喜的是发生了质的变化。2008年昆山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各占的比重为0.8:65.3:33.9;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9%,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4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9.7%提高到33.9%,现代服务业占注册外资比重高达37.4%,从而卓有成效地实现了昆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昆山经济发展连续三次转型,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高明,这是昆山经济不断求索、长足发展的过程,是昆山经济层次不断上台阶的过程,也是昆山经济保持长盛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昆山经济发展转型的经验

  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大背景下,昆山为切实提高自身应变发展能力,在2002年就启动“腾笼换凤”的产业升级战略,比广东2005年提出的“腾笼换鸟”不仅时间上早了3年,而且“凤”比“鸟”高了一个档次。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抗击国际金融风暴中,醒得早、出手快,以创优精神、科技进步为动力,从容应对,把产业转型升级融入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使2009年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路看好,保持在全国县级市领先地位。若问昆山经济发展的经验何在,道在哪里从产业转型升级层面上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

  昆山在打造10条主导产业链中,着重提升发展5条电子讯息产业链。30年的改革发展,昆山外向型经济中的电子产业应该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比重,但大多是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前几年通过招商选资、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国际著名的、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2005年龙腾光电5代TFT—LCD生产线落户昆山后,投资9亿美元,带动总投资2l亿美元20多个上下游配套项目,从而使昆山加速电子产业内部的产品升级、经济转型,连续两次在全国领跑。

  2、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为优势产业

  昆山构造的10大特色产业基地,既符合国家10大产业振兴规划,又切合昆山实际,目前正在转化为优势产业,从后备的潜在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发展前景看好,持续增长潜力较大。

  昆山高新区是昆山经济发展中的“三大引擎”之一,2008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千方百计逆势而上,着力把高新区的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目前,太阳能、风能两大产业的26家企业,总投资达50亿元,2010年产能达到5000兆瓦,工业产值1000亿元。模具产业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园,其销售额已占全国的10%以上。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新兴产业

  昆山在前几年就确立“制造业立市,服务业强市”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实现比翼齐飞,并由“先进制造”向“研发创造”转变,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成功地构筑了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外向依存度很高的昆山人深感“离世界越来越近,经济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然而,昆山人也十分明白:“我们管不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管不了美国人、欧洲人买什么东西,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在山雨欲来之时,就率先推出转变发展方式,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催生了一批以服务外包、商业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据统计资料显示,近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5%,超过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6.4%的发展速度,“短腿”逐步拉长,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每年增加1到2个百分点,较好地改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

  三、昆山经济发展转型功利兼得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昆山经济发展转型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一起推进,同时还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转型。可以这样说,经济转型功利兼得,促进富民强市,既对国家作出了较大贡献,又使广大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1、提高了实现“两个率先”的综合实力

  改革开放前的昆山是一个单一农业经济的县,综合实力处于当时苏州地区8个县中的“小八子”,人称是苏南的“苏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使昆山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就昆山全口径财政来说,1978年只有3460万元,2008年攀升为272.6亿元,居全国县市之首。2008年昆山以占全国不到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却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七的到帐外资和九分之一的台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四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五的GDP、千分之四点四的财政收入,不仅大大增强了昆山实现“两个率先”的经济综合实力,而且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型。

  2、提高了城市竞争的核心能力

  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竞争能力的核心所在。昆山经济结构的调整,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在调整中前进,在前进中调整,调出成效,调出活力,调出城市竞争能力。通过调整,使昆山成为一个古朴经典与现代潮流相融合而同步发展的城市,不仅创造着经济发展的辉煌,而且展现出现代文明的魅力。正因为这样,昆山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宜居城市、国家村民自治模范市和国家科技创新模范城市等称号,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3、提高了关注民生的协调功力

  坚持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昆山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以贯之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把经济发展转型的落脚点放在增强关注民生协调功力上,寓于城乡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之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