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思路,实现全面小康。8月28日,融安县召开扶贫攻坚工作会,全县12个乡镇的代表作表态发言并签订了责任状,为攻坚克难、如期脱贫立下了庄严的“军令状”,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县委书记兰登要求,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融安县是自治区贫困县之一,在2011年又被列入“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县份,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至2014年底,该县共有19282户、65100名贫困人口;要确保融安县在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必须打赢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扶贫攻坚战。
县领导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着眼贫困群众增收,在特色产业培育上精准发力;要着眼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力;要着眼提升造血功能,在群众教育培训上精准发力;要着眼民计民生改善,在社会事业发展上精准发力;要着眼强化战斗堡垒,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精准发力;要加强扶贫资源统筹整合,确保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十二五”期间,融安县以贫困村为重点,把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突破口,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培育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的社会事业发展为基本内容,2011年至2015年在全县35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取得较好的 扶贫开发成效。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该县共减贫5.2634万人,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5479.81元增至8366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6000万元,新建屯级路178条337.2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该县共投入2605.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培育主导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目前,累计扶持优质甘蔗推广种植61117亩,扶持优质金桔推广种植14227亩,扶持油茶低产改造663亩,扶持青蒿种植21712亩,扶持速生杉种植5万亩,扶持林下土鸡养殖8万羽,实施77个村屯绿化。
2014年该县金融部门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共计1323.4万元;申报第一批项目贷款共4个,贷款4000万元,贴息120万元;扶贫互助协会共向贫困户发放借款86.98万元。扶贫先扶智,5年来该县共举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659多人;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82期,培训7860人次;基地培训300人。同时,该县所有目标村都实现通电话,所有自然村都能收看电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贫困农户致富的路子。
县领导指出,进入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问题都是“硬骨头”,这些“硬骨头”如何啃,关系到扶贫攻坚目标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的指示精神,重点抓产业扶贫“换穷业”、抓教育扶贫“拔穷根”、抓生态移民扶贫“挪穷窝”的总体思路,结合融安实际,切实抓好全县的扶贫开发攻坚工作。
日报通讯员谭凯兴黄颖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安县]百万亩公益林凸显“生态红利”——山绿 水清 民富
群山如黛,层峦叠翠,天蓝山绿,水清境幽……酷夏时节,我们走进融安县雅瑶乡、板榄镇、大将镇等乡镇,感受生态建设的新成果。近年来,融安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狠抓生态公益林保护,将生态保护与发展生态经济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详细】
罗城: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8月20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到罗城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会。县委书记蒋向明主持会议并讲话。县长潘秋琳、县政协主席谢土鸾等县四家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详细】
[融安县]公益林保护折射出的“生态红利”
日前,笔者走进地处桂北的融安县雅瑶乡、板榄镇、大将镇等乡镇,感受生态建设的新成果。 近年来,融安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狠抓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工作,将生态保护与发展生态经济统筹结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详细】
[罗城县]强力推进开发扶贫攻坚工程
今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积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精准发力,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努力完成年初提出的“年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万人以上”的目标。 【详细】
[忻城县]大力推进扶贫攻坚见闻:产业促民富 甘泉润民心
“葡萄酸酸甜甜,不愁销路价钱。”八月忻城,沉浸在葡萄成熟甜美的气息中。 在忻城县大塘镇寨南村三寨沟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往下垂,摘一粒放入口中,甜到心里。果农们忙着采摘葡萄、装箱、运箱、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