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今年,多亏我们社区的35户农户缴了中央政策性种植业水稻险,被洪水淹的水稻,得到了赔偿,损失不大。”日前,领到保险赔偿金的南丹县芒场镇芒场社区农民郁硕龙感慨地说,政策性农业保险给农民撑起“保护伞”,今后种养什么都要参加保险。
6月10日夜间,芒场社区突降暴雨,40户农户的农作物不同程度被淹,部分农作物被洪水冲毁。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丹支公司收到出险信息通报后,立即派出相关人员深入现场拍照取证,确认灾情。根据受灾区域和受灾类型,该公司向35户交了保费的受灾户赔偿3400多元。
今年春耕生产期间,该县召开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评选会,参会人员根据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情况,及全县各乡镇、业务主管部门工作实际,讨论决定由三家具有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共同承办该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截至目前,该县在全县11个乡镇共设立11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在行政村共设立22个三农保险服务点。三家保险公司均在各乡镇配备协保协赔员。
“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农民减产不减收,确保其有恢复再生产的能力,从而让农户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踏实。”该县金融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该县还根据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出台了《2015年南丹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将保险险种增加到9个,包括水稻、糖料蔗、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商品林等6个中央补贴险种,烟叶种植、桑蚕养殖2个地方特色险种,以及由自治区民政厅与保险机构直接签订协议执行的农房保险,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南丹的覆盖面。
为了进一步让农民受益,该县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手册、绘制标语、实例引导等方式,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政策、参保对象、保险责任、参保方法、受灾理赔程序等,不断增强农民参保意识。同时,采取向上级争取、县财政补贴、农民自缴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9月9日,该县还在里湖瑶族乡仁广村成立河池市首家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让村民在闲暇时间在自家门口就能了解到金融支农优惠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延伸金融服务至基层农村,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示范点,保证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农业保险宣传培训推介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为真正实现农村金融与“三农”发展的共赢发展打下了稳固基础。
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376头能繁母猪和3497头育肥猪投保;糖料蔗险种投保面积7357.51亩;水稻政策性保险面积1906.96亩;烟叶投保面积18522亩;商品林投保面积14.99万亩;公益林完成投保面积139.97万亩。 (苏艳柳 覃琳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城关镇菜农收割反季节芥蓝
9月28日,在南丹县城关镇中平村蔬菜基地内,菜农们正在收割反季节蔬菜芥蓝。该基地采取“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常年种植无公害蔬菜1100亩,亩产值达1万元。 【详细】
[南丹县]农产品网上热销
9月25日,一名南丹县网友在网上购买了50公斤的南丹巴平米。笔者在电商网站上发现,南丹县的丹泉酒、六龙茶、巴平米、红心猕猴桃、中堡猕猴桃等名特优农产品,正走俏网络市场。 【详细】
南丹县
南丹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面,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4乡,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南丹是是历史上的“兵家喉地”,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南丹历史悠久,宋置 【详细】
[南丹县]发展产业不忘改善生态 连续3年通过环保部考核
金秋时节,记者在南丹县大厂镇采访,但见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正在绿阴塘垂钓的居民彭寿福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这里只是尾沙坝,臭水难闻,现在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综合治理,污水经过处理后才能注入湖内,我们终于可以在这里钓鱼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