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得好,蚕虫吐‘金元宝 ’。尽管茧价跌,但是改良后的桑园,桑叶产量比以前高出三四倍,养蚕批数多产茧量大,养蚕还是黄冕农民增收的最大产业。”鹿寨县黄冕镇山脚村养蚕大户黄长生发自内心地说。
“十二五”期,黄冕镇党委政府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帮扶力度,鼎力推广种桑养蚕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引导养蚕户改良低产桑园,确保了全镇桑蚕业平稳健康发展。
黄冕镇素有“桑蚕之乡”美誉。全镇92%以上的农户种桑养蚕,桑园总面积5.6万亩,桑蚕业成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2014年提前一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万元,比2010年增长151.7%,其中来自养蚕业的人均纯收入占比72%。
“围绕‘富民强镇 ’战略,黄冕镇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实施了‘鹿寨县黄冕现代桑蚕示范区 ’‘争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工程,整合桑蚕发展扶持资金及水利设施、乡村道路、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项目资金,完成了示范区基础设施、桑园新品种展示区、养蚕新技术示范区和茧丝深加工示范园等项 目建设,为提高农民养蚕收入夯实了基础。”黄冕镇党委书记莫兆坚如数家珍地说。
2011年以来,黄冕镇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000多万元,投入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了“创区”各项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
目前完成示范区道路硬化10.26公里,建成桑园管道排灌系统1500多亩,打造形成了100亩的桑树科技新成果展示区、1000亩的高产优质桑园栽培示范区、300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示范区、20000平方米的大蚕标准化饲养示范区等,建成了以山脚村和古赏村为主的面积为3700亩的现代桑蚕核心示范区,提高了种桑养蚕效益。
“原先种的老品种桑,桑叶 小,产量低,一个人整个上午最多摘得3个麻袋的桑叶,现在种的强桑1号、农桑14等优质嫁接桑,叶大厚实,产量高,一人一个上午能摘10个麻袋,是以前的三倍以上。”黄长生无比兴奋地说。
黄冕镇镇长韦爱君说,为帮助农民提高种桑养蚕效益,镇政 府积极向上级争取桑蚕业发展扶持资金和从镇级财政挤出部分资金,以补助的方式,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帮助养蚕户采购优质嫁接桑改造低产桑园,经过逐年的改良,目前全镇累计完成桑品改5万亩,占桑园总面积的80%。
大力推广小蚕共育 、省力化蚕台 、轨道喂养 、自动上簇营茧 、器械采茧 、水帘空调等关键技术,是黄冕镇“十二五”期桑蚕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显著特点。该镇山脚村三里屯郭燕明说:“采用轨道喂养技术,我家600平方米的蚕房现在喂一遍蚕虫,只用1个小时就能喂完。
如果没有这个喂养轨道,像过去那种方式喂蚕,这600平方米喂一次要用4个小时。”郭燕明介绍,改良种植优质嫁接桑新品种,采用养蚕新技术,他家一批能养14张蚕,卖一批茧有1.5万至1.6万元的收入,全年养10批,毛收入有15万至16万元。通过养蚕,他家这几年收入了几十万元,也先后投资几十万元,建成一座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蚕楼和一座590平方米的住宅楼房。像他一样,黄冕镇有80%以上的农户通过养蚕住进农村小别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电力项目“近零排放”
“以前都听说电厂排污会污染环境,但是今天来这里看后,这种担心没有了。”9月28日,在神华国华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现场,鹿寨镇新胜村二兴屯村民王祯河说。当日,该公司邀请政府部门、企业、周边村民及媒体记者近距离感受“近零排放”项目。 【详细】
鹿寨江口乡:生态链上拓财路
进鹿寨县江口乡丹竹村的生态农业示范园,200亩油葵和观赏葵含苞待放,200亩糯玉米已陆续成熟……村党总支书记李明开说,依托“生态乡村”建设,丹竹人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走上一条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新路 【详细】
鹿寨县围绕“四化”大力发展“八大现代农业”
近年来,鹿寨县以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围绕现代农业的标准化 、专业化 、 规模化和集约化,以调优结构倒逼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规模农业 、科技农业 、特色农业 、生态农业 、休闲农业 、品牌农业 、电商农业 、安全农业“八大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现代 【详细】
鹿寨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建设
鹿寨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湘桂走廊,总面积2975平方公里,总人口40.87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3万人,城镇化率为43.95%。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运作、有序开发,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促发展,全力做大县城规模,做美县城环境,做旺县城人气,做优县城品味,为加快县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