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蒲庙镇广良村是远近闻名的果蔗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果蔗。10月中旬,记者走进广良村龙练坡,绿油油的果蔗田上,一排排黑皮果蔗仿佛士兵,整齐地矗立在田野上。不远处,一栋栋崭新的“果蔗楼”拔地而起。
“不久果蔗就能上市了,村里90%的楼房都是靠它建起来的,家家户户都买了运送果蔗的三轮车或拖拉机,还有不少村民靠果蔗添置了小轿车。”家有5亩果蔗地的蔗农潘增强说,他种植果蔗20余年,家里的3层小楼房有两层就是靠果蔗加建的。
“龙练坡果蔗是出了名的清脆和甘甜,口感好。”农户潘增福自豪地说,黑皮果蔗是一年一造,每年春节前后是销售旺季,最旺的时候全坡400多亩黑皮果蔗日销3万吨,日产值可达4万元。
龙练果蔗已成老牌产品,名声在外。平时龙练果蔗主要由商家到田里来收购,偶尔部分农户用三轮车运到周边销售,主要内销南宁各大市场,旺季时也会远销湖南、四川等地。
潘增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植果蔗0.75亩,收获果蔗7000公斤,以每公斤1.4元计,不足一亩的地年收入达9000元以上。
依靠不断推广、改良果蔗种植技术及品种,广良村果蔗产业越走越“甜蜜”,不少群众依靠种植果蔗兴家旺业,走上致富路。
杨氏两兄弟是广良村贫困户,身有残疾,行动不便,无劳动能力,每月靠国家救助金维持生活。2012年杨氏兄弟看到邻居建起一栋栋“果蔗楼”,决定试一试。他们向周边农户咨询,发现种植果蔗投入少、易管理,便合伙种植2亩果蔗,几年种植果蔗的积累,帮助他们建起了二层楼房。
广良村是当地黑皮果蔗主要种植区,有果蔗800余亩,平均亩产5000公斤,种植果蔗农户人均收入近万元,辐射带动良信、那路等周边村屯种植果蔗1200多亩。“这几年依靠果蔗,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里共建美丽乡村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结合‘一事一议’项目,发动群众集资修建篮球场等公益事业。”广良村支书麻德贵说,起初广良村主要种植糖料蔗,用于制糖,由于产量低、收益不佳,需要人工较多,后转为大规模引进黑皮果蔗种植。同时政府多次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传授科学管理技术,助推广良果蔗进一步增产增收。
“前几年农业部门为当地引进脆红黑皮果蔗和洋红黑皮果蔗两个新品种,在广良村建立中心示范区410亩,并推广辐射1100亩,项目年均产值近800万元,年均亩产值逾万元。”蒲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长韦槟介绍,广良村是蒲庙镇重点扶贫村,今年该镇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改良果蔗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完善道路硬化、水利设施等,更好促农增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邕宁区联团村:小山村变身生态园
走进南宁市邕宁区联团村,但见山清水秀,白鹭纷飞。这里处处有扁桃、大花紫薇、夹竹桃、朱槿等花木,并用乔、灌、草等植物进行了综合立体绿化,呈现出一派生态宜居的景象。 【详细】
邕宁区: 培训乡村旅游经营者
近日,邕宁区举办乡村旅游经营者培训班,50余人参加培训。 【详细】
邕宁区以“六个一线工作法”为总载体全面助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希望大家把‘三严三实’贯穿到推进现代临港工业新城建设中,汇聚强劲合力,以‘六个一线工作法’为总载体全面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各项中心工作全面创新突破,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今年5月21日,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上对邕宁 【详细】
邕宁区中和乡: 生态好 致富快
“我们村最近硬化了村道,并完善了屯内排水设施。”6月24日下午,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平天村党支书孙庆华说。目前该村通过村民集资、企业捐款、政府出资、一事一议等筹集资金120多万元,用于全村巷道硬化、排污设施、路灯安装等项目 【详细】
[邕宁区]道路硬化 带动产业发展
“以前,从村里出来赶集都难,现在道路硬化了,大家出行方便多了。”邕宁区中和乡坛西村村民黄济随高兴地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