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在环江大才乡重楼村六泉屯莫宇成果场,一名游客兴奋地展示刚采摘的红心香柚。周剑峰/摄
10月25日,多名游客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和平村东高屯移民场,果场里香甜可口的红心香柚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果场主人韦强说:“我家30亩红心香柚,今年挂果20亩,预计产量5万公斤,产值25万元,一年就能发家致富。”
环江结合丘陵面积广的特点,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并实施“积极引进和改良桃、李、梨、板栗等果树品种,建立名特优水果丘陵果园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红心香柚、环江香李等名特优水果,为农民增收找到新途径。据统计,该县已创建7个名特优水果丘陵果园基地,辐射带动特色水果种植12.5万亩,目前投产面积6万多亩,年产值超过1亿元。
环江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增收、精准扶贫压力大。深思熟虑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认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产业。县长黄炳锋说:“环江地域广阔,宜果丘陵多,特色水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因此,该县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成立专项办公室推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引进推广优质品种。环江围绕“五大工程”“优果工程”升级行动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狠抓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引进红心香柚、环江香李、砂糖橘等名特优水果,先后建立大安塘官、东兴为才、水源东高、思恩肯福、大才重楼等7个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辐射周边的群众,激发群众种植特色水果的热情。目前,该县红心香柚种植面积3.29万亩、环江香李0.35万亩、沃柑1400多亩。
推广适用先进技术。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乡村组建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引导果农加入合作社,使果农技术、信息共享。该县已经成立10个水果专业合作社,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果农的技术和销售问题,促进水果产业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积极树立品牌意识。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竭力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提升水果产业化水平,积极打造全区最大的红心香柚生产基地。环江以毛南山乡之名为红心香柚成功注册了“毛山红”商标,精心建设的大安乡大安社区塘官屯红心香柚基地、大才乡大麻村W默科特基地,都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成为市场畅销佳品。
创新营销手段。环江水果逐步进入挂果期,今年仅红心香柚产量就超过100万公斤,以后产量将成倍增长,如何销售成为问题。10月17-25日,环江举办首届“红心香柚节”,通过香柚DIY展示、果品评选、文艺表演、果品展销、现场采摘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客商。北京一家公司与环江宏兴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30万公斤的销售合同,供销商胡于富说:“环江红心香柚品质好,不愁卖。”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环江县]水果给果农开了一张增收“存单”
日前,在首届广西环江红心香柚节暨2015年印象毛南·广场文化活动周上,客商纷至沓来,在领略神秘多彩毛南文化的同时,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有“柚中之王”美誉的红心香柚 【详细】
田七、富硒农产品助大楞乡农民增收
右江区大楞乡一直是百色有名的“八角之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楞乡大力发展八角、油茶、芒果、松木、杉木、桉树等特色经济林,为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近期,记者在大楞乡采访了解到,千亩田七、富硒农产品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详细】
田七、富硒农产品助大楞乡农民增收
右江区大楞乡一直是百色有名的“八角之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楞乡大力发展八角、油茶、芒果、松木、杉木、桉树等特色经济林,为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近期,记者在大楞乡采访了解到,千亩田七、富硒农产品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详细】
[环江县]30万公斤红心香柚找到“婆家”
10月17日,首届广西环江红心香柚节暨2015年印象毛南·广场文化活动周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区举行。当天,来自北京的金密源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与环江宏兴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30万公斤“毛三红”牌红心香柚购销合同。 【详细】
10.61斤!环江红心香柚王诞生
10月17日,在首届广西环江红心香柚节上,最引人注目和期待的活动是评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红心香柚王。活动现场,由全县各个红心香柚种植果园选出来的10个个头大、肉质鲜的红心香柚逐一上台称重比拼。最终,环江县大安乡大安社区塘官屯果农罗薇种植的红心香柚以10.61斤的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