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黄婷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面对全县贫困人口总量大、涉及面广、底数不清等困难,博白县委、县政府把精准识别攻坚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载体,确保了该项工作稳妥、高效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已入户调查评分167881户,入户率达100%。

  鼓实劲:“拎包入住”,沉到村里去

  该县迅速动员,整合力量,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精准识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全县扶贫资源和力量。同时,精准选派,组织工作队员(含派驻村党组织的第一书记)共3206人参加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

  11月8日是星期日,博白县黄凌镇社角村第一书记梁雁秀依然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入户调查。自10月20日该工作队到村开展工作以来,工作队员结束一个屯的调查后,就将“行李”打包好,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个屯的调查中去。就这样,他们在村里已经“住”了整整20多天。

  博白县要求参加精准识别扶贫的工作队员真正“住”到村里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制订了《博白县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工作队及工作队员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加强督查落实,制定出台精准扶贫督查办法,组成5个督导组,划片分区域开展督导,加强对工作队及队员的管理,确保各项任务高效完成。

  在博白,像梁雁秀这样奋战在精准识别工作一线的队员,他们不辞辛苦、“严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十几年了,从没见过那么多的干部真正吃住在这里做事的”,黄凌镇而水村村民张忠奎说,他们群众都很拥护、支持这个工作。

  出真招:推陈出新展现“博白经验”

  如何确保工作能够按“质”完成博白县在“精”字上寻良方,在“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破难题,在“细”字上下功夫,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施创新之策,形成了亮点纷呈的“博白经验”。

  ——从严把好“承诺关”。推行签订承诺书制度,不管是贫困村还是非贫困村,在入户调查时都要求农户逐一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工作承诺书》,要求其承诺不弄虚作假、不转移财产,密切配合入户识别,使广大农户不愿、不想、甚至不敢提供虚假信息。

  ——从严把好“调查关”。在严格把好“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等程序的基础上,采取“先察看现场、后询问评估”的办法,创造性地推行“四拍”工作法,即拍工作组与贫困户交谈的场景,拍房屋、家具、电器、农田山岭等财产和实物,拍户主在门前屋后的情景,拍户主签订承诺书的情景,全面准确掌握贫困户各方面情况,确保调查结果细、准、全、实。

  ——从严把好“查漏补缺关”。结合博白实际,在入户调查评分阶段增加“回头看”这一环节,由各镇各村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尤其是抓好漏户的入户调查,确保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从目前抽查的15120项评分项看,该县识别评分的准确率达到了99.7%。

  动真情:扎根群众赢民心

  英桥镇绿柏村狮岭队的莫某某,家里3个儿子在广东打工,在家都建有新房,生活条件十分好。在工作组入户调查核实之前,就已经收到了群众的相关反映,于是,工作组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评分时,认真仔细地向他解释清楚政策以及评议中“一票否决”的各项情况,他欣然同意不再争当扶贫对象。群众对此拍手称赞!

  现在,绿柏村的群众普遍这样认为,有县里、镇里领导干部带队登门入户看、问、查,哪个敢弄虚作假这次识别出的扶贫对象最公平、最透明、最满意!

  “识别扶贫对象工作错综复杂,我们干部只有带着感情进村入户,尊重民主,把群众的意见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实情摸清摸准。”该村第一书记黎琼花告诉笔者。

  在全县还有许多像黎琼花一样的工作队员,放弃双休日,早出晚归,深入农户家中,问冷暖、找真贫,将坚实的足迹印在百姓心上。博白县精准识别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和调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