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文彩云 黄初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74691447969153176.jpg

11月18日,隆安县乔建镇福合片的稻田实施机械秋收。 黄初艺/摄

  金色稻田里机声隆隆,现代农业园里游人如织,新技术让农民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秋收时节,来到隆安,金色沃野散发着现代农业的魅力。

  作为传统农业县,近年来,隆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创新农业体制机制,重视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稳步转变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A 机械化,穿着皮鞋去秋收

  【新闻故事】一个负责操作收割机,一个负责在田梗上拿袋子装稻谷,两人就可以完成秋收。

  11月18日,隆安县乔建镇福合屯片的稻田里热闹非凡。这天早上,收割机队来到这里进行秋收的消息经屯里的广播一播放,全屯村民陆续出动,到田边地头等候收割。

  村民何永强刚刚赶集回来,正好轮到收割他家的稻田。他匆匆忙忙拿上装稻谷的尼龙带子,开上小手扶来到田边,一台收割机已经在他的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开过来把传送管对着老何拿好的口袋,“哗哗哗”装满一袋袋稻谷。

  “我们这儿前两年就开始采用机械收割了,农民干活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了,瞧我这,穿着皮鞋也能收稻谷呢!”老何乐呵呵地说。

  【延伸阅读】正值收获的季节,像福合屯这样的机械化秋收场景在隆安县十分普遍。

  “农业机械化是妙方,一点都不夸张。”隆安县雁江镇开垦农机合作社的理事苏庭猛说,这几年,县里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推广农业机耕机种等,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当地村民来讲,农业机械化让他们的田地增收升值,又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外出务工挣钱,“泥腿子”少了,“腰包子”鼓了。

  近年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的大胆尝试中,隆安县以国家实施农机购机补贴优惠政策为契机,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补贴资金,让更多的农机购机农户得到实惠;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送农机、送科技、送服务”三下乡活动,全力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8.72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48万台(套),全县农业机械结构得到了优化,农业改革迈出了令人欣喜的一步。

  B 新模式,“品牌农业”受青睐

  【新闻故事】11月中旬,正值香蕉收获季节,隆安县那桐镇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热闹非凡,除了观光游客,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考察团络绎不绝,示范区日臻成熟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该县城厢镇旺中光伏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迎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周边县区领导。

  “大棚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棚底下种植农作物,发电、种植两不耽误,让土地增值,又节约能源,光伏产业前景看好。”县区领导纷纷对光伏生态农业“点赞”。

  “特色农业示范区看似规模很大,实际上是根据隆安自身特色产业对农村零散产业的再整合。只要在特色产业区的大定位下合理规划各个村居小定位,农村产业会迎来新的大发展。”隆安县农业局局长黄福源认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隆安已经形成“品牌农业”示范区带动的新模式。

  【延伸阅读】“品牌农业”是隆安县发展现代农业理念的一大特色。该县依托示范区建设,全力做好特色农业产业这篇文章,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

  正是“品牌农业”的示范带动的理念和思路,隆安县首先打造了那桐镇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借这一成功模式,目前正在重点打造城厢镇旺中光伏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

  总投资1.96亿元的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于2014年5月正式启航,规划总面积达8万亩,融科研、产业、旅游于一体,延长了香蕉的产业链,使香蕉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转变。农民通过“统租分包”“产业联盟”的土地流转“金穗模式”实现了一份三收——除了获得“地租+承包工资“或“基本价+超额分成”的收益外,还可从生态农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中获益。2014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倍。今年2月,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获得自治区授牌,香蕉成为隆安县最耀眼的“农业名片”。

  正在打造的城厢镇旺中光伏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计划投资6.1亿元,建设7000亩园区。全区首个最大的光伏农业生态示范项目——英利光伏发电项目落户在生态园内,将建设占地面积1500余亩的生态农业光伏大棚示范项目,发展棚内农业种植、棚顶光伏发电和园区示范观光,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为60兆瓦。城厢镇旺中村岜旺屯作为园区重点打造的综合示范村屯,目前全屯2400多亩耕地有一半已实现流转。随着示范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隆安县另一张用特色农业打造的“靓丽名片”正在逐步成型。

  C 重科技,生态农业巧增收

  【新闻故事】11月18日,刚收完稻谷的凌维利,又忙着组织人捕捞稻田里养的鱼,“稻鱼共生”模式让他享受到双重喜悦。

  今年3月早稻插秧后,在县农委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雁江镇开垦农机合作社向稻田里投放了6万尾鲤鱼苗,建立起稻鱼共生特色精品园,规模发展稻田养鱼。凌维利介绍说,这种“稻鱼共生,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让田间的害虫成为鱼的食物,鱼粪又化作水稻的肥料,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

  在没有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同一块土地就可以获得种稻、养鱼双重收益,这让凌维利十分高兴。他掐指算着:“按目前市场上每公斤20元算,这批鱼大概可卖七八万元,收益比普通的稻田增3倍。”目前,“稻鸭共作、荷花养鱼”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已在该合作社全面铺开。

  【延伸阅读】近年来,隆安始终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升,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隆安县金穗公司的滴灌系统控制室内,引进的以色列耐特菲姆全自动电脑化控制滴灌系统正在运行。技术人员介绍说,通过电脑控制,仅需一个管理员就可以独立管理2000亩香蕉园,可节省肥料投入40%,每亩增收750元,优果率达90%以上。滴灌技术的运用,使香蕉种植在节水、节肥、省工、增效、保持土壤疏松、基本不长杂草等方面均实现质的飞跃,实现农业高效生产。

  目前,全县约30万亩香蕉种植均采用以色列滴灌系统。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使香蕉种植示范园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管理,从品种选择、种苗培育到种植、施肥、喷灌、采收等各个环节都按机械化、高标准实行。

  同时,隆安县将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乡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山区土地、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传统种养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推广“高效种养共生”农业系统,带动“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经济效益,促进“节地、节水、生态、环保”的“美丽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