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记者 邓武宏 通讯员 黄华中 何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宁明县按照《崇左市2015年秋至2016年春36万亩优质甘蔗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市委书记黄克6月30日到宁明调研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抢抓蔗糖产业发展新机遇,把“双高”基地建设当作最大的扶贫项目来抓,着力改变目前该县甘蔗种植土地贫瘠、管理粗放,机械化水平低等传统耕作模式,迅速掀起了“推坡填沟造平地”,建设甘蔗“双高”基地新高潮。经过近4个月的艰苦奋战,宁明圆满完成了项目第一期1053亩工程项目的管线迁移、土地平整等工作。10月28日,全市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宁明县召开,学习推广宁明“双高”基地建设经验做法。

  坚持“双高”标准 科学平整土地

  宁明是甘蔗种植大县,蔗区人口32万,占全县43.8万总人口的73%;甘蔗种植面积75万亩,其中坡地种蔗面积58.65万亩,占78.2%;2014/2015年榨季入厂原料蔗291万吨,平均亩产仅为3.88吨,坡地种蔗产量不高成为制约该县甘蔗增收农民致富的瓶颈。为探索出一条符合丘陵地区蔗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快甘蔗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促进蔗区群众脱贫致富。该县党政主要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选定了城中镇馗塘片区作为万亩推坡填沟造平地甘蔗“双高”示范基地。

  该县实施的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第一期工程区存在不少问题,即山坡多、低洼多,推土量大、填土量大。项目区内有4座山坡,最大坡度达25度,最大落差达7米。按照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标准,项目区内在膨润土矿区作业,土地平整难度非常艰巨,要推平2座山坡,平均降坡达10度;填平一条山沟,需要挖填土石方14万立方米,所有地块坡度保持在7度以内。面对重重困难,该县迎难而上,投入36台工程机械,施工人员实行“三班倒”全天候施工,仅用15天时间便全部完成了示范基地第一期工程1053亩的土地平整工作,项目区共开挖土方7.02万立方米,剥离表土0.98万立方米,表土回覆0.98万立方米,水沟和低洼地填土方7万立方米,客土回覆3.74万立方米。

  坚持走群众路线 干群同心协力

  该县在推进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之初,动员群众工作遇上了三个难题:一是宣传发动难,由于近年来糖价低,种蔗效益下降,加之示范点区域的土壤肥力差、甘蔗产量低,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群众思想统一难,示范区土地构成复杂,坡度高、落差大,易旱易涝,有55座坟墓需要迁移;三是土地纠纷调处难,示范区的地块涉及城中镇的馗塘、松林、怀利等村的群众和宁明华侨农场职工,不少地块权属存在争议。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争取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该县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走群众路线,组织4个工作组深入相关的村屯、农场,做思想动员工作。为了打好攻坚战,工作队队员主动放弃公休日,挨家挨户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仔细地为群众算好建设“双高”基地的经济账;同时,组织馗塘等村群众和宁明华侨农场职工代表,到扶绥县甘蔗“双高”基地参观。通过这些方法,项目区农户和农场职工看到了建设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所带来的好效益,很多原来持观望态度的群众,转变了思想,纷纷参与到“双高”基地建设中来。在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下,示范基地第一期工程顺利地完成了“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等相关工作。

  创新“客土回填” 保护生态环境

  该县万亩甘蔗示范基地地处膨润土矿床地带,耕作层只有30厘米,如果施工不当,将会导致耕作层被掩埋,造成地块有机质含量下降、肥力不足、保水保肥能力减弱,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为解决这些难题,该县探索创新了“客土回填”法:先将项目区内山坡的表土剥离存放,再勾出膨润土填平洼地或山沟,然后再重新覆盖之前剥离的表土;同时,该县还把县工业园区在建项目的表土剥离出来,覆盖到平整后的示范基地地块上,最终形成了60厘米厚度的“人造”耕作层,比原来的耕作层多厚30厘米。

  经区、市有关部门技术人员现场勘定,该示范基地符合甘蔗“双高”建设标准要求,既保证了耕作层肥力不减,满足甘蔗生长需要,又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了土地原貌和生态环境。

  推行“三大模式” 提高甘蔗单产

  为确保“双高”基地建设顺利进行,该县采取“五个一点”的措施,通过向上级争取一点、县财政划拨一点、县内涉农单整合一点、制糖企业扶持一点、经营主体自筹一点,最终筹集了295万元,顺利完成了万亩推坡填沟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第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

  目前,该县推坡填沟甘蔗“双高”示范基地涉及7个贫困自然屯,贫困家庭726个2576人。据专家测算,示范基地建成后,预计最高可实现甘蔗亩产8吨左右,比实施前的3.5吨增长129%,将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为解决坡地难增产、难增收问题,该县根据本县坡多平地少的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三种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模式:一是推坡填沟造平地模式,即“坡改平”模式。这种模式适宜在坡度25度以下的较为平缓连片多山地块实施。二是推坡填沟建梯田模式,即“坡改梯”模式。这种模式适宜在坡度超过25度的狭长地块实施。三是平地模式,即“小并大”模式。这种模式适宜在相对平坦的地块实施。实施以上三种模式,便于甘蔗规模化、集约化、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种植,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据有关专家测算论证,实施上述模式的甘蔗“双高”基地,平均每亩可增产2吨以上。该县力争在5年内建成“双高”基地20万亩,届时全县每年增加原料蔗在40万吨以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10月28日,在宁明县召开的全市“双高”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黄克对宁明的“双高”基地建设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宁明县在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工作中有很好的经验,一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讲政治、讲大局,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完成‘双高’基地建设任务;三是因地制宜,选择‘坡改平’、‘坡改梯’、‘小并大’等‘三大模式’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四是采取‘五个一点’办法解决资金困难;五是领导带头,在‘双高’基地建设工作中真抓实干,动脑筋、想办法、解难题、以点带面成效好。”

  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鼓励,为宁明县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宁明县委书记刘勇在现场推进会上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双高”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坚持“一鼓作气、一战到底”,实施新一轮的“土地革命”,全面打响蔗糖“双高”产业扶贫攻坚战,圆满完成2016年全县5.5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任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