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1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莫郁馨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象州讯 1月29-30日,广西首个县域乡贤文化旅游节——2016年象州乡贤文化旅游节在象州县举行。此次文化旅游节选择郑小谷故里寺村镇白石村作为主会场,并联动纳禄村、六道村、大窝村及古象温泉度假村等特色旅游景点作为分会场。此次活动由象州县乡贤文化研究会、广西南宁天影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广西天字演艺策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围绕“访乡贤探长寿密码 泡温泉游古韵象州”为主题展开,旨在弘扬乡贤文化品牌符号,让广大游客品悟古郡象州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寿乡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品尝象州风味独特的美食小吃,推动象州旅游文化发展。

  近年来,象州县委、县政府重视培育传承乡贤文化,将乡贤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中国梦结合起来,以乡贤文化品牌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象州县先后荣获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全区文明城市、中国“泉都”、“桂中粮仓”、广西第25个“中国长寿之乡”等称号。

  笔者借此次乡贤文化旅游节走访作为会场的乡贤文化示范村,感知了当地浓厚的乡贤文化氛围,见证了该县重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旅游文化相结合,绘就新时期的“村居乐图”。

  挖掘“乡贤文化”传乡里

  象州建置历史2100多年,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清代"岭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现当代世界漫画大师廖冰兄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韦纯束的家乡。

  象州县坚持把乡贤传承基地作为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的重要纽带,加大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培育了妙皇乡大窝村乡贤传承基地、寺村镇白石村、六道村、交趾村乡贤传承基地和罗秀镇礼村乡贤传承基地、运江镇鸡冠村乡贤传承基地等一批示范点。

  象州着眼于保护和利用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成立乡贤研究会,在县博物馆建立乡贤馆,对该县历史上的名贤生平事迹及作品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研究发掘和抢救整理,研究会目前已吸收会员100余名。

  近年来,乡贤研究会整理完成80余名乡贤资料,撰写各类文史资料200余篇,出版《可爱的象州》、《小谷故事》、《郑献甫集》、《韦纯束》等专著30余本,拍摄制作《廖冰兄》专题片、创作传统彩调话中剧《大师道》。

  挖掘历代先贤和当代乡贤人物的精神内核,在县城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纪念场所等地,以歌颂先贤、爱国爱乡、敬业诚信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感悟文化、提升价值取向。

  开展乡贤宗谱修订,收集整理提炼了《石氏族谱》、《尹氏族谱》等20多位乡贤家规家训,让优秀的传统伦理规范发挥古为今用的价值。

  结合乡贤诞辰或纪念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如“纪念廖冰兄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和“小谷文化研讨会”,目前已举办了郑献甫、廖冰兄、韦纯束等乡贤名人学术研讨活动10余次。通过深入挖掘,较好地留下古今乡贤的文化印迹,增强民众对母土文化的自信。

  “新乡贤”引领新发展

  象州县把创新发展乡贤文化作为联系乡情、乡愁重要载体,凝聚力量,聚财聚智、服务乡情,建设和谐社会。

  引导乡贤力量支持“美丽象州”建设。2013年以来,各乡镇政府积极发动本地企业家、经济能人捐款3000多万元建设款,建设了马坪镇龙兴村、象州镇石贵村、寺村镇白石村、喜力村、六道村、罗秀镇礼村、运江镇鸡冠村等一大批具有示范带动的新农村。

  引导乡贤力量支持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今年以来,乡贤人士纷纷解囊相助,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捐款133.8万元,捐图书22533册,促使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于11月顺利通过区级验收;马坪镇经济能人廖引帮,多年来一直坚持捐款支持乡镇开展春节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农村的文娱生活。同时他还为“壮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倾心助力无怨无悔,深得群众的好评,2013年马坪镇荣获广西“壮欢之乡”称号。

  引导乡贤力量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如象州县创新推行的“五大员”(即“驻村警务员、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工作机制,并选任了3324多名乡贤担任831个自然村(屯)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维稳信息员和抢险救灾员,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种法律事件和法律问题随时得到预防和化解。截至目前,“五大员”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00多件,全部进行了调解,调解成功率达98.1%;律师接访近400人次,受理案件50多件,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00多件,法律援助接访300多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多件,帮助当事人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引导乡贤力量支持乡村生产。近年来,活跃的象州县的民间资本积极投资乡村发展生产,带动农民致富。如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五四奖章称号的象州县绿丰园农产品种植流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小龙,投资1200多万元,在象州镇石里村委石里村建了个集蔬菜种植、观光于一体的绿丰园现代农业基地,主要种植西瓜、茄子、空心菜、辣椒等无公害绿色食品,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5000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带动附近60多名村民就业,得到社会各界好评。(莫郁馨)

未命名_副本.jpg 

  寺村镇白石村主会场现场

2_副本.jpg

  师公舞

3_副本.jpg

  现场劝学

0.jpg

  郑小谷故居

1_副本.jpg

  郑小谷后人介绍郑公生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