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讯 近年来,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凌云县以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工程为重要抓手,坚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切实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发展扶贫产业脱贫一批,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该县继续推行“两委竞标”扶贫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一批桑蚕、茶叶、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去年,销售鲜茧4.1万担,桑蚕产值7586.92万元;干茶叶产量达5058吨,产值3.28亿元,同比增长3.04%和7.79%;产油茶干籽8240吨,年产毛油2360吨,产值1.78亿元。扶贫产业有效带动了3000多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预计2015年,该县完成农业生产总值11.01亿元,同比增长6.89%;农民人均纯收入5661元,同比增长15%。
扶贫移民搬迁脱贫一批,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该县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搬迁区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通过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措施,引导移民群众结合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开展多种经营,鼓励移民群众就近发展加工、运输、建筑、餐饮、商贸等二三产业促进多种经营,提高移民生产收入,确保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该县建成10个移民搬迁安置点,搬迁489户1956人。
智力扶贫脱贫一批,帮助贫困群众“刨穷根”。该县不断完善贫困青年岗位就业培训生活补助机制,帮助1000名贫困青年获得岗位就业技术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大对贫困家庭在校学子的帮扶力度,实现一户一人有技能,推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重点瞄准贫困人口开展职业技能、生产技术和农牧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去年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1.23万人次,获职业技能鉴定2418人,完成年度任务302.3%;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3650人,完成年度任务130.4%。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发展微小企业,促进更多农民工就业创业,去年新发展微小企业30户。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帮助特困群众“破穷障”。该县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统筹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对贫困人口倾斜,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特殊医疗救助保障,实行医疗救助政策兜底,遏制和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去年,发放低保金4992.94万元,五保生活补助资金333.5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5319人,发放救助资金530.4万元。其中为13442名困难群众代缴120.98万元新农合参保费,为1877名困难群众提供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09.42万元。 (吴和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解读《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通过《关于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出的“七个一批”的部署,即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有序推进扶贫移民,易地搬迁脱贫 【详细】
我区两年搬迁安置2万多扶贫移民 2015年安置点开工率96.3%
“搬进新房,今后的生活也亮堂起来了。”刚刚搬入新楼房的田阳县田州镇双达新村移民韦新荣,抑制不住激动心情。村支书覃志明告诉记者,2015年,全村从旧双达村搬迁到新安置点的群众有287户。2月1日,记者从自治区扶贫领导小组获悉,2014-2015年,我区实施扶贫移民搬迁20 【详细】
靖西:“1+10”精准扶贫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靖西市全面吹响精准扶贫“集结号”,打响攻坚战,“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开展“1+10”系统扶贫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让贫困群众能拔穷根、挪穷窝、摘穷帽。 【详细】
凌云县“互联网+”开启治安防控新模式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打开手机APP客户端,接通出租屋安全治理系统,就能随时查看出租屋的情况。近日,记者在凌云县目睹了这高科技的一幕。 【详细】
忻城:十大扶贫工程拔穷根
2月1日,一辆从广东开来的卧铺车在忻城县城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路口停下。原城关镇黄山屯村民樊大哥扛着年货下车,走几步路就到家门口了。“最让我高兴的是今年回家过年再也不用爬山过坳了。”望着新居,他满脸洋溢着幸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