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青山堪似画,一江秀水宛如诗。”近年来,经过众多城建项目洗练的资源县城镇出落得亭亭玉立,风态万千。生态山水园林县城风采迷人,特色洋溢,文化飘香,绿色涌动;各乡镇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做文章,一个个山水相融、特色彰显、宜居宜游的花样集镇竞相绽放,整个资源成了名副其实的“绿野仙都”。
项目集聚打造新资源,初步建成生态山水园林县城
自2002年启动城北新区规划建设以来,资源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城北新区建设,同时对城中、城南两个区域进行提升改造,共实施了大小项目建设300余个,投入资金25亿余元,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北新区,形成了南、北、中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的城市格局,县城面积从过去的不足3平方公里拓展到6平方公里。
该县自2006年11月8日县四家班子办事机构从老城区搬迁至城北新区县行政中心办公以来,先后建成桂北新天地、城北大市场、桂北商贸城、城步冲限价房等4个小区和“四纵十四横”交通网络、廊桥文化景观及较为完善的市政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集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资源新县城中心。
“十二五”期间,该县突出“优生态、上项目、突城建、强旅游”等重点工作,持续打造生态山水园林精品县城,共投入资金10亿余元用于城镇建设,围绕“生态山水园林县城”这一中心,把“旅游发展、产业布局、民俗文化、节点特色”等元素融入其中,突出“宜居”“宜游”两大主题,完成了县城风貌改造、文化长廊、生态风雨桥、城南迎宾大道、民族体育馆、双龙体育场、县城亮化绿化提升等项目建设。
投资1亿余元、全长3000余米的滨江文化长廊和投资近2亿元、总面积达60余万平方米的风貌改造及县城亮化等项目完成后,该县文化旅游节节攀升。据统计,去年1月至11月,全县接待游客510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31.1亿余元。
项目精准描画新农村,乡镇集镇竞芬芳
“乡镇不美,美丽资源建设就会落空。”近年来,资源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各种项目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乡镇建设,全县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2014年,资源县抢抓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3个少数民族乡建乡30周年机遇,向上级争取和实施了乡镇集镇风貌改造、文化广场建设、民族风雨桥建设和集镇亮化等59个乡庆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亿余元,建成了3个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小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纷纷感叹:农村不比城里差。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源县突出三大区域抓整体提升,重点推进以中峰镇、车田苗族乡、梅溪镇为主的三大示范区域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品位,增强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功能。投资1.8亿元,实施24个工程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地将中峰镇建成了桂林市“城镇化示范乡镇”。投资1亿余元的车田苗族乡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总投资2200多万元的自治区第二批百镇建设示范工程梅溪镇建设项目和投资3800余万元的车田、两水少数民族示范乡项目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均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
“我们坚持‘围绕旅游抓城建,抓好城建促旅游’的原则,抢抓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等机遇,全力推进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从立体交通建设和吃、住、娱、购、养生等方面全面提升资源品位品质,真正实现资源城镇建设完美升级。”资源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环江滨水大道沿江风貌改造要高起点设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管理!”昨日上午,市委书记郑俊康到城中区调研时还强调,城中区要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抓重点项目落地,为柳州更加宜居宜业作出更大贡献 【详细】
国务院要求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税收政策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分别就落实并完善相关领域税收政策提出具体要求 【详细】
隆林:依托生态资源育出亿元产业
隆林各族自治县属少数民族聚集区,山多地少人穷。近年,该县深入思考“种什么、养什么”,依托生态资源推进“亿元富民产业”。如今,该县形成了四大农业特色经济带,即东部以种植果蔗、蔬菜、板栗为主;西部以水产养殖为主;南部以种植桑蚕、烤烟、桐果、油茶、茶叶,养 【详细】
田东又一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投产
1月31日,广西田东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百色(田东)工农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暨年产30万吨智能生态专用肥项目”一期(年产15万吨)全线建成投产。 【详细】
广西将建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近日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在2016年6月底前,自治区、市两级基本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其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交易市场将纳入整合范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