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濑浩村主打“慢生活牌”,实现快速脱贫致富。
据了解,全村119户400余人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慢生活”经营,2015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综合收入500多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
元宵节后,记者来到濑浩村,感受当地老百姓从“慢生活”里的收获的致富经。
濑浩村地处国家4A级景区澄碧湖下游,在河水多年的流淌切割下,濑浩村显山露水,形成了山、石、水、竹、林风光尽显的美丽奇观。自1995年324国道改扩建后,濑浩村与百色城区的距离缩短为6公里,从一个偏僻的小屯一跃变成百色市城郊,而且设有公交车路线。
走进濑浩新村,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这么好的环境,不富裕只能怪自己不争气啦!
面对记者的调侃,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则有话说:“我们靠近澄碧湖水库,风景肯定好,但是我们田地、山林都少。没有选择慢生活这条路,老百姓真不能富。”
2011年前后,濑浩良好的环境引来了主打“慢生活牌”的百色红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向村民租赁8栋民居,开发了集客栈、农家乐、休闲养生馆、书院等于一体的乡村慢生活业态。几年来,濑浩村的慢生活形式在区内外有了较高知名度。
“年前,10多名从百色周边转道而来的北方‘候鸟人’爱上了我们濑浩村的慢生活,有的已经住了下来。”红谷集团负责人宋经理说。
在濑浩的风雨桥边,记者正好遇到来自宁夏的谷老师,目前她已在这里居住一个半月。跟记者攀谈,她一个劲地夸赞 :“这里水好、气候好,手脚都不开裂,睡眠香,一觉能睡到大天亮!”
循着由贫而富的话题,记者来到梁帆家。
“老辈们都是以打鱼捞虾、种地过日子,穷得很,搞乡村旅游后,群众住上楼房,致富买上了车。”28岁的梁帆是濑浩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自开展乡村旅游后,他在家门口开烧烤店,每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村头,梁阿婆将自己种菜买菜说成是“生意”。“主要是我们这里水好、环境好,客人爱我们这种生活,我的生意就好啦!”
游客的青睐和“候鸟人”的到来,让当地党委政府更加坚定了打造濑浩慢生活的决心。
据了解,目前,右江区已经决定将濑浩与整个澄碧湖畔休闲度假区项目一起规划,让濑浩慢生活度假村、滨水休闲景观带、江心湿地景观带、月亮湾休闲沙滩、户外运动基地、澄碧湖自驾游驿站和乡村休闲体验区等连为一体。濑浩新村,慢生活快致富前景可期。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忻城县]做大做强脱贫致富绿色产业
2月16日下午,县长李朝晖组织召开忻城县百香果产业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今年百香果产业发展工作,落实各项具体相关工作任务,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详细】
东兴市马路镇村民种植香茅草脱贫致富
种什么能有如此高的收入?在田里指导她干活的东兴良佳优公司总经理许福强揭开了谜底:“是柠檬香茅草。农民只要开春把苗种下,3个月后长成。一棵可割5-7公斤叶,像韮菜一样,割完又长。一年割4次,每年每亩割叶可赚1.2万元,年底时拨茎卖,一亩茎可卖3000多元,加起来每亩 【详细】
河池市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南丹黄老板的溪谷源记开到南宁来了。”在南宁市滨湖路55号南湖国际广场一楼,这家名为“溪谷源记富硒生态农庄”的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您好,欢迎光临!本店销售富硒有机大米,富硒有机蔬菜、肉类、干货类等生鲜产品,欢迎前来选购!”服务员礼貌地介绍产品,随时为顾 【详细】
[右江区]加大扶贫队伍建设力度综述:不脱贫 不收队
到2017年底,48个贫困村要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28元,返贫率控制在8%以内。目标既定,谁来干?右江区党委、政府高举扶贫大旗,区直单位和乡(镇、街道)选派精兵强将成立扶贫攻坚战指挥部,各乡(镇、街道)也分别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村(社区 【详细】
右江区“信息化”治理懒政怠政
工作完成情况看得见,资金使用情况看得见,甚至连干部职工在岗、开会或下乡(村)等去向都一目了然。2015年11月份以来,右江区投入58万元创建了基层执行力体系平台,专门整治懒政怠政问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