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5日 来源:天等县政府网 作者:陆林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二五”期间,天等县以扶贫攻坚为主战场,以稳中求进为主基调,立足县情实际,依托资源优势,按照“不比规模比特色,不求全面求效益”的发展理念,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狠抓全民创业,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注重保障民生,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丰硕。

  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天等县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5个年均两位数增长”和“2个翻番”的好成绩。“5个年均两位数增长”,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7.2%和18.9%。“2个翻番”,即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翻了1.25番;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2010年翻了1.15番和1.22番。同时,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6.1:43.7:30.2 调整到2015年的25.1:33.4:41.5,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十二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天等县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整合优化锰矿加工企业,发展以沙钢锰业和中信大锰为双龙头的锰加工产业,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目前,我县中信大锰年产3万吨电解锰项目于2013年5月正式投产,2万吨电解锰扩建项目通过了广西“两高”项目审批;沙钢锰业年产30万吨硅锰合金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并于2015年6月顺利实现试投产。全县锰加工企业由原来的7个减少为2个,但主导产品的产能增加了3倍,实现了规模化转型升级。实施水泥厂搬迁扩建工程,年产180万吨的东泥水泥生产线已基本竣工,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实现试投产,年产9万吨无水氟化铝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并获市工信委批复。仅工业一项,2015年,我县全年税收实现增加6000万元。

  “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自2011年以来,天等县按照“不比规模比特色,不求全面求效益”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绿源至桃永十里生态农业跨廊”、洞宁农业生态休闲科技园、10万亩细叶龙竹种植观光旅游基地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县已建立桂林米粉原料米、香米和马铃薯等国家级粮食高产示范基地3个,建立规模适度的集约化、专业化指天椒种植示范基地10多个;同时,积极引导许氏葡萄、绿源果场等注册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建立了专业合作社11家,初步形成“一乡多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打造的天等版“桂林米粉”、中小型旅馆、金银首饰加工、天等“皮具”品牌、天等“电子”品牌等名声在外,成为外出成功创业的典范。我县创建了“返乡工业创业园”和“水库移民工贸创业园”,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目前入驻园区企业有14家,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天等县坚持优先发展交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2011年起,天等县以大会战的形式全面实施“241”交通工程。目前,崇靖高速公路天等段主线已完成路基建设,已完成连接线水泥硬化铺设,隆安经天等至硕龙高速公路已完成项目评审工作;天等至隆安二级公路项目已贯通通车;小山至德保二级公路项目水泥硬化建设已完成;田东至天等二级路已经通过验收交付使用,“241”交通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全县二级路公里数从20公里到200多公里,与周边六个县均通二级以上等级公路;进结至那样三级路项目已完成92%的水泥路面硬化,一批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完成,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水泥,80%自然屯通水泥路,50%自然屯完成屯内道路硬化,便捷的出山路网基本建成。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天等县大力实施“东扩南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战略,实施“城镇化建设年”,加快城镇化进程。五年来,城南新区、派替湖新区、城北新区、丽川新区4大片区开发,仕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扎实推进中医院搬迁项目工程和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建设,进一步拉大了县城框架;和平街、胜利街、朝阳街、天富广场、天椒综合市场和天德财富广场等6大旧城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旧城改造效果初显成效;以“书记工程”为抓手,加大书记工程建设力度。目前,我县完成了龙茗镇、进结镇、向都镇“书记工程”,东平镇“书记工程”基本完成;共完成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6个,目前已全部交付使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126个,打造土农、古棣、百灵、种典等一批新农村建设亮点村屯,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县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底荣获自治区清洁乡村建设活动考核验收一类县;80%自然屯通水泥路,50%自然屯完成屯内道路硬化,道路硬化走在全区前列。推广种植珍优树种种植156万多株,成为全国首批“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天等县始终把民生建设贯穿山区强县建设进程中,着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扶贫开发、保障民生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我县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脱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4亿元,解决了农村行路难、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等问题。实施“连片开发”试点扶贫和“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项目,实施项目覆盖30多个贫困村,受益农户8700多户。率先在崇左乃至广西创建“扶贫超市”网,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和协作,扶持贫困村农户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共完成了1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20.59万人下降到目前的9.1万人。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天等县积极宣传推介天等县资源优势,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到浙江、上海等地召开返乡创业恳谈会,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携带资金、技术、员工返乡创业。五年来,共引进12个项目落户返乡创业园。开展“节会式”招商,引进生态文化旅游、风电等新一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结构实现新突破;五年来,全县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80个,投资总额129.6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11.87亿元。

  党的执政水平得到提升。天等县加快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加强整顿涣散基层党组织,创新实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联网直选”投票新模式。创新开展“山区党旗红 强县当先锋”活动,探索出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率先实施“联组建部”管理模式,入选2012年广西党建创新案例选编;创新打造“物流式”服务党建、“村事乡办”服务站的党建服务工作模式,推行“十百千万”产业联动致富工程,打造了天等党建品牌。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以“胜马村—立屯—龙彰屯”为主线的艰苦奋斗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落实“一岗双责”制,以“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以真抓敢抓的工作态度,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提升。2011年以来,全县共立案查处贪污窝案等案件194件。

  (陆林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