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4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杨通站 黄浪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凌云讯 近年来,凌云县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整合投入,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贫到户、分户施策的原则,按照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全力推进扶贫产业富民行动。

  推动茶叶产业品牌化发展。利用现有的11.2万亩茶叶基地,通过实施低改、创有机、提质量、创品牌、强宣传、拓市场等措施,整合一批加工企业,并小扩大,提升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2015年,完成茶园低产改造7704亩,全年产干茶5058吨,产值达3.29亿元,茶农户均收入2.74万元。力争到2020年全县实现年产干茶6000吨以上,产值突破6亿元,茶农年人均纯收入超7500元,带动0.9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在全县建设5个茶叶标准示范园;培育2个以上自治区级茶叶品牌;成功创建富硒有机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县;建立凌云白毫茶质量监测平台,各企业品牌产品入驻茶叶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

  加快桑蚕产业扩规发展。2015年,完成新种桑园1.02万亩,发蚕种5.13万张,销售鲜茧4.1万担,产值达7586.92万元,蚕农户均收入15104元。该县打算在原有桑园5.22万亩的基础上,新种桑园2.78万亩,力争到2017年末达到8万亩的目标。同时加大低产桑园改造力度,低产改造桑园4.5万亩,实现每亩养蚕3张以上。再引进1家以上茧丝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将一家缫丝企业培育成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在桑蚕产业大村建设2个以上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年产菌250万棒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县年增养蚕5万张以上,年养蚕增收4000万元以上,蚕农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带动1.5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600元。

  加快油茶产业增效发展。2015年,完成新种油茶3000亩,实施油茶低产改造1.5万亩,全年油茶产值达1.3亿元。该县将大力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争取在2017年前建成1家具有5000吨毛油提炼规模的加工企业。采取抓改提产量、引龙头强带动、树品牌增效益等方式,力争到2020年实施低改9万亩、新种1万亩,全县油茶面积稳定在25.3万亩,实现油茶年产值超1.8亿元以上,带动3300户贫困户1.48万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2450元以上。

  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特色种植。2015年,全县出栏家禽280.19万羽,同比增长26.67%,其中鸡出栏250.7万羽,同比增长21.11%。完成百林鸡规模养殖户20户,百林品牌肉鸡销售10万羽。同时该县将积极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生态麻鸭”、“林下养鸡”、“种草养畜”等特色养殖产业;重点发展土山片区柑桔、芒果,石山片区牛心李、核桃等高效农业,通过连片种植,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打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制定短、中、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套种高产玉米、中草药等经济作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特色农业创建实现新突破。凌云牛心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加快打造“123”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工程即:一个区级示范区、二个市级示范区、三个县级示范区。广西凌云县浪伏小镇白毫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成功创建,市、县级示范区正在规划中。自治区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自治区考核组验收,成为百色市第一个通过区级验收的出口农产品示范县。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县、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正在推进。开展茶叶富硒试验面积200亩,富硒水稻试验面积20亩,扎实推进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创建工作。 □杨通站 黄浪静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