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讯 在精准脱贫攻坚中,德保县积极探索激活农村资源,推进产业与生态双赢、农旅结合的农村扶贫新模式,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新活力,探索出一条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该县城关镇西读村黄常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成为曼贝侬小西湖花卉种植园的主管。2013年之前,因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黄常信与村民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清泉、绿树、红花作伴,守着4亩耕地和两头老黄牛,耕田种地,日子并不富裕。
2013年,德保县在西读村大沐屯打造生态乡村示范点,建设曼贝侬小西湖自然休闲观光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与自然观光、休闲垂钓、民族风情、农家食宿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集产业、亲水、踏青、采风、休闲、养生于一体。
“以前这里还是撂荒的田地和一条长满野草的小河,现在建成了漂亮的田园风景区,我自己还成了景区的主管,比耕地种玉米划算多了。”黄常信算了一笔账: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每亩收入800元的土地租金,景区收入每张门票分红4元;自己在景区做主管,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
同时,曼贝侬小西湖景区的设施管理、保洁管护、养殖基地、花卉种植、农家食宿等全部雇用当地村民,目前在景区上班的村民有20余名,每天能挣60~100元。
生态旅游也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为当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效益。
“脐橙成熟后,不用像以前一样愁着没销路,游客自己到果园采摘,价格还逐年上涨。”村民钟小明的脐橙种植园有21亩,年总产量达5万公斤,年产值45万元。景区里每天游客络绎不绝,他的脐橙供不应求。“多亏了政府打造的农村生态旅游。”钟小明高兴地说。
而在景区另一头的草莓园里,草莓成熟季节更是热闹非凡,游客们携家带口,在观光游览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采摘的乐趣。“成熟的草莓直接就在地头卖了,最低30元一斤。”草莓种植户李大哥满脸笑容。
另外,水上游船、垂钓、农家乐等休闲项目也受到游客的青睐。村民自主经营,在家门口就业,坐地领薪。“即便是淡季,每天也有上百元的收入。”经营游船生意的村民李付田说。
目前西读村享受着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双丰收。乡村生态旅游让农村“休闲田”变成“黄金田”,让“休闲人”变成了“生意人”,村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生态促进了产业,产业融合了生态。通过规模化、科学化、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农村的资源优势,大大调动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让农村资源活起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增收脱贫。
□岑秀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德保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县里出台人才引进办法,并给予落实兑现,体现了县里对引才留才的重视。”4月18日,刚签订《德保县引进优秀人才服务协议书》的组织部干部韦宏伦说。今年以来,德保县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已有26名各类优秀 【详细】
[良庆区]描绘农旅结合新画卷: 以农促旅 以旅强农
“五象城外·乡水人家”,经过一年的完善提升,南宁市良庆区坛板坡“乡愁满村”“乡色满园”“乡果满坡”三大主题园区“芳容”初显。4月24日,坛板坡百圣美川农业基地开园之际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休闲游乐活动,并延续至“五一”期间 【详细】
[德保县]“十三五”计划移民搬迁2.6万人
日前,笔者从《德保县2016~2020年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中获悉,“十三五”期间,德保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采取依托县城区、重点镇、产业园 【详细】
[德保县]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县里出台人才引进办法,并给予落实兑现,体现了县里对引才留才的重视。”近日,刚签订了《德保县引进优秀人才服务协议书》的组织部干部韦宏伦如是说。今年以来,德保县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模式,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 【详细】
[德保县]吸引务工族返乡创业
德保县“引凤还巢”,吸引上万名外出务工者回乡投资兴业,大打脱贫攻坚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