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环江讯(通讯员罗翔)走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由动社区,川山镇金山葡萄合作社建立起的120亩连片示范基地里,一棵棵新根植的葡萄树吐出新芽正茁壮成长,10余名村民在田间地头搭建葡萄架忙得不亦乐乎。
川山镇金山葡萄合作社成立于2月18日,目前拥有葡萄示范基地120亩,社员种植地270亩,参加合作社的社员涵盖周边琳琅村、同伴村等村屯的125个贫困户,合作社以“公司+基地+销售平台+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模式和“统一品牌、标准、采购、技术、包装、销售”的模式进行合作和管理。
该合作社负责人郭飞介绍,合作社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以点带面,今年上半年发展500亩,今年底明年初增加至2000亩,预计至2018年川山镇范围内扩种至10000亩左右,覆盖全镇农户50%以上,其中覆盖贫困户80%以上。“全力把葡萄产业打造成川山镇的品牌产业、脱贫产业,让广大农户圆梦小康。”川山镇党委书记孙瑞如是说。
这是环江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精准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成为新形势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环江县农经局副局长韦剑涛说道。
据悉,该县农村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县12个乡镇,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服务等行业,有农村能人领办型、基层组织牵头领办型、龙头企业领办型和农机、农技部门领办型等领办主体。环江金柳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环江新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驯乐驯香苗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6家农村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社。
“今年春节前,双乐苗寨举办年度分红大会,加入环江家文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6户苗族同胞每户领到了5至15万元不等的分红款。”思恩镇苗、瑶、毛片区党支部书记韦玉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环江家文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形式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带动果农脱贫致富。目前,该合作社有社员1000多户,发展种植规模超过10000亩,出产的水果销售突破千万元。
该县思恩镇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由思恩镇文化村村民罗书贤牵头,于2011年成立,目前发展社员68户,种植有西红柿、豆类、黄瓜等多种蔬菜约200亩,与超市、批发市场、学校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合作社把专业经营作为我们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形成‘抱团’经营,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找准产品销售渠道。”理事长罗书贤说道。
该县大力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支持各合作社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有效提升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获无公害产品认证2个,注册商标5个。
据统计,今年以来,有11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在该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总额12990万元,入社成员3800人,带动农户17675户,社员年人均收入比非社员多1400元,农村专业合作社成为精准脱贫的“新引擎”。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果县]“挂图作战”开启精准脱贫新模式
近日,笔者走进平果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一张醒目的脱贫摘帽作战图映入眼帘,紧挨着的是各个扶贫专职指挥小组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内都会听到紧促的敲打电脑键盘声、文件传真声、办公电话接听声,俨然紧张的作战指挥部 【详细】
[环江县]“世遗”登陆上海滩 助推桂沪文化旅游合作
日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与广西驻上海办事处、上海市广西商会联合在上海举行桂沪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座谈会,推介环江“世遗”名片,助推桂沪文化旅游合作。桂沪两地专家学者及文化旅游等各界代表200多人参加活动 【详细】
[环江县]发展稻田生态养鱼产业
在环江北部的明伦镇虽然生态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发达、生产技术落后、信息闭塞等原因,至今仍有近万名群众尚未摆脱贫困。为尽快让农民摆脱贫困,环江县依托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今,“明伦九万李”、中 【详细】
范晓莉在田东县调研时强调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4月28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范晓莉到田东县调研精准脱贫工作,并主持召开了田东县精准脱贫工作座谈会,强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田东县在2016年底顺利脱贫摘帽。 【详细】
青海:“八个一批”绘就精准脱贫“路线图”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 面对各地的贫困状况和脱贫任务的不同,我省坚持因人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坚持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