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李 慧 容科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请47号、48号筏工引导游客上排筏。”5月3日上午,阳朔县兴坪镇朝板山码头,不断有游客上筏漂游漓江。一旁的管理办公室里,十多名筏工佩戴着筏工证,在工作人员安排下,正在有序地等候出工。

  旅游市场秩序的优劣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的走向。近年来,阳朔通过打造“秩序阳朔”,加快建立适应国际旅游环境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营造了和谐的旅游大环境。

  规范排筏 护好漓江

  作为世界上最美的自然山水和最清澈的城市河流,漓江86公里如诗如画的河段80%在阳朔境内。“一流的山水,二流的基础,三流的管理。”多年前,曾有游客置身阳朔时,发出如此感慨。

  随着阳朔旅游业快速发展,受利益驱使,一些沿河居民自行开展竹筏漂流业务,引发价格乱象等问题。同时,在漓江上违法搭建饭馆以及乱摆乱卖、尾随兜售等现象也开始冒头,不仅破坏了漓江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还给市民、游客埋下安全隐患。

  整顿旅游市场乱象迫在眉睫,阳朔决定先啃硬骨头。漓江是阳朔旅游的名片,河流不同于封闭式景区,流域面积大,牵涉百姓多,影响范围广,如何实现漓江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痼疾,从去年4月开始,阳朔县制定了漓江排筏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投入3500多万元,通过评估后一次性将排筏收购款支付给筏主。同时组建公司,录用符合条件的筏工进行统一管理。

  很快,排筏收购工作全面完成,漓江营运排筏总量控制在1000张以内,确保了水质和旅游质量。筏工则持证上岗、按顺序出工,收工后可凭游客交回的票根、筏工证和竹筏号到公司指定的地方领取报酬。

  这种秩序的建立,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也让村民从无序竞争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大的益处,从而更自觉主动地保护漓江。阳朔境内的漓江整治和保护,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双赢之路。 (下转第二版)

  部门联动 源头治理

  在旅游中,游客即便只去一个景点,但结合出行、就餐等综合体验,感受到的却是整个城市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环境,不是旅游部门一家任务,需要多方联动,打好组合拳。

  阳朔成立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办公室,从旅游、公安、工商、食药监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从源头上联合整治、强力整治,共同打击旅游市场乱象。

  2015年底,阳朔再次重拳出击,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不合理低价、旅游从业人员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开展“十大整治行动”,并对漓江景区、遇龙河景区、大榕树景区进行重点专项整治。如今,景区秩序井然,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广州游客张先生说,来到阳朔玩得尽兴,餐馆明码标价,还经常有工作人员和警察在维持秩序、定时巡逻,这令他特别开心和放心。

  “秩序阳朔”引客来。今年第一季度,阳朔游客接待量2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旅游总消费25.03亿元,同比增长23.5%。

  公平分配 共享“蛋糕”

  漓江、遇龙河流经阳朔80多个村子。长期以来,沿河村民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公司能够吸纳的筏工数量毕竟只是少数,更多沿岸百姓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如何保障

  阳朔县主动对接,疏堵结合,开展了县级干部“住农家”、乡镇干部“常驻村”活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让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让老百姓相信,整治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旅游秩序,而不是与民争利。

  在处置涉及基层群众利益调整的一些问题时,阳朔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筹漓江、遇龙河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力争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秩序阳朔”的本质不仅是旅游市场外在的规范,也包括各种内在秩序感的建立,以兼顾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兼顾短期和长期需要。

  今年春节前,阳朔旧县村再次领到遇龙河生态保护补偿金,全村每人分到了700多元钱。村委会主任朱芳辉介绍,近年来,村民都顺利领到了旅游收益分红,政府还出资修好了村道,一些村民搞起了农家乐和饭店,收入比以前做筏工更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