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乐滩水电站水库主要淹没区,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乐滩水电站开工建设以来,该县不断加强移民工作管理,充实移民工作队伍,全力抓好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让库区移民安居乐业。
乐滩库区涉及该县5个乡镇22个村民委238个村民小组,淹没土地22813亩,其中耕地11868亩,占整个库区的89%;淹没房屋150216平方米,占整个库区的92%;共需移民14575人,占整个库区人口约90%。库区的部分公路、桥梁、码头、输电线路受淹没影响,百旺、拉烈两个集镇需要整体搬迁。
精准选点,外迁移民安居乐业。200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按设计规划安排该县水库移民搬迁到广西龙口茶场,经过4次大规模宣传动员,移民仍然不愿意搬迁,后来分别到南宁、黎塘、钦州、环江等地反复选点,又因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无法落实。该县党委、政府通过充分调查搬迁移民的意愿和认真核查县城周边的土地资源后,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靠近县城周边的澄江、安阳、地苏3个乡镇10个居民点集中安置外迁水库移民,共征用生产用地3676亩,移民人均耕地1亩以上。目前,10个外迁移民点全部实现“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生态绿化”目标,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优于周围原住村屯的居民,成为全县生态乡村的示范。
稳妥安置,后靠移民“移”向幸福。库区百旺、拉烈、菁盛等乡镇通过开发剩余资源,安置库区农村后靠移民7929人,通过调整剩余土地、开垦荒地,实现人均拥有耕地面积1.1亩以上;对因蓄水形成半岛、孤岛而造成部分耕作区交通困难的,通过填土加高建设21段总长1.74公里机耕路和复改建90公里人行道,生产生活条件迅速得到恢复,大部分移民生活条件超过水库淹没前的水平。目前,后靠安置区种植甘蔗2108亩、木薯1100亩,利用库汊发展水面养鱼近2000亩。桑蚕、蔗糖、木薯产业和养鱼已成为库区移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迅速恢复并逐年提高,2015年底,该县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484元。
统筹安排,集镇复建有序推进。百旺新集镇占地面积为238.5亩,于2004年4月18日破土动工,当年10月完工。计划安置的18个行政事业单位、273户1618名移民全部搬迁到新集镇居住。现在的百旺新集镇与新建成的百旺大桥连成一体,彻底改变了百旺以往被刁江分割、两岸群众来往困难的格局,使新集镇与周边各村屯的联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百旺也逐步成为东部片区的政治、文化、经贸中心乡镇。拉烈集镇需搬迁12个乡直单位、173户1349名移民,新址占地面积235亩,于2006年3月23日开工建设。目前,拉烈新集镇搬迁建设已全部完成,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宜居宜商,都安东部片区中心城镇的作用更加凸显。
保障民生,专项设施如期竣工。在建设乐滩水电站过程中,需复改建的百旺大桥、6座机耕路桥、12座中小桥和人行桥、21公里四级公路、37公里机耕路、4个货运码头、134个生活码头已先后完工交付使用。菁盛中学和百旺乡百里、里律护岸工程以及八甫三队护坡工程已建成完工。库区专项设施复改建按计划已基本完成,库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恢复和改善,移民群众较为满意。下一步,该县将加大力度创建生态库区、和谐库区等,不断壮大移民产业开发规模,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蓝永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田阳:26万亩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
近日,笔者从田阳县林业局获悉,该县自2013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南部山区6个乡镇27个移民搬迁生态恢复点的生态修复,总面积26万多亩,其中人工造林3.32万亩,封山育林23.19万亩,部分移民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详细】
我区6亿元硬化库区通屯道路 384个村26万贫困移民受益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获悉,从2016年开始,我区将用两年时间,投资6亿多元实施贫困库区通屯道路硬化项目870多个,解决227个乡镇384个村委1388个移民村民小组的出行难问题,受益移民达26万多人。 【详细】
都安九香瑶族新村:今年已迎各级考察团50批次
日前,来自上级各部门和兄弟市的考察团,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九香瑶族新村进行调研,并参观村内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人饮管网、供电设施、篮球场、文化活动室等。据悉,今年以来,九香瑶族新村已迎来各级考察团达50批次 【详细】
都安名优产品参展获好评
近日,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黄金砂糖、宏慧黄酒、野生葡萄酒等名优产品在2016年广西工业和信息产品展示会上参展,获得区内外商家、顾客的好评。 【详细】
[田阳县]生态移民赢得山清水秀民富
双达村的变化,在如今的田阳县并不少见。2014年,该县还有75806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相当艰巨。该县县委、县政府立足扶贫攻坚大局,围绕“移得出、留得住、有出路”的总目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注重扶贫生态移民与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生态修复相结合,统筹推进城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