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楼边上,金黄色的稻谷与绿油油的藤蔓浪浪相拥,交相辉映,让龙胜梯田产生别样美感。
浓绿的棚架下,鸭蛋大的果实挂满藤蔓。从来不是罗汉果产地的这个穷山村,去年开始种植300亩罗汉果,今年一下子猛增到1200亩。
这坡梯田似田非田:每一小块都用竹筒或塑料管引来山泉水,水稻稀稀拉拉,任由杂草生长,水下可见肥鲤成群。这是农户将稻田稍作改造,发展山泉鱼养殖。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都坪村,祖祖辈辈只种植水稻的山岭梯田,这一两年间一下子变了样——
浓绿的藤蔓顺着棚架爬满山坡,鸭蛋大的果实挂满藤条。从来不是罗汉果产地的这个穷山村,去年开始种植300亩罗汉果,今年一下子猛增到1200亩。秋高气爽,金黄色的稻谷与绿油油的藤蔓浪浪相拥,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
另一片山坡上的梯田则变得似田非田:每一小块都用竹筒或塑料管引来山泉水,田里水深齐膝,水稻稀稀拉拉,任由杂草生长,水面还漂着浮萍,水下可见肥鲤成群。这是农户将稻田稍作改造,发展山泉鱼养殖。
广西日报社在龙胜对口帮扶6个村,都坪村是其中一个。报社9月上旬组织下属对口帮扶单位前去慰问、调研,欣喜地看到驻村第一书记以报社为后盾,带领农户发展“短平快”项目迅速改变面貌。
穷山村在坡地上种植罗汉果,没想到比原产地在平地上种植还多一些优势:一是土地利用面积更大,二是阳光照射条件更好,三是棚架下授粉、采摘等劳作不必抬头举手,省辛苦少劳累。
罗汉果春种秋收,比种水稻轻松;每亩地卖果收入6000-8000元,比种水稻来钱。整个龙胜镇今年种植罗汉果近万亩,初具规模,当地有经纪人负责收购,销路有保障。报社在都坪村结对帮扶的5个贫困户,有4户种有罗汉果,少的4亩,多的10亩,人均1.5亩,仅此一项今年人均卖果收入可望达到万元。
这5个贫困户中,年过半百的黄维兴没有种植罗汉果,而是另辟蹊径,改造梯田发展山泉养鱼。山泉水从高山引来,没有能耗成本,长年奔流不息,始终天然洁净。水田种植些稻谷,让禾花落水喂鱼,辅喂草料米糠之类,是非常地道的生态养鱼。去年秋天,在总面积一亩半、数量却有十来块的小梯田上,黄维兴投放了9000尾鲤鱼苗,现在已经长到七八两重,肉质非常鲜美,可直接制作“剌身”食用鱼生。有城里人来品尝后,出价80元/公斤大批购买。据此保守估计,9000尾鱼苗即便只有6000尾收获,秋后冬来长到半公斤重,卖鱼总收入可达2.4万元,鲤鱼亩产值1.6万元——不仅远远超过种水稻,而且超过种植罗汉果。
报社对口帮扶单位代表现场购鱼品尝后,当即鼓励黄维兴放手扩大生产,约定以不低于100元/公斤的好价钱,发动单位同事“团购”他的生态鱼。
平生第一次养鱼的黄维兴非常开心,表示他已经自己繁育了两三万尾鱼苗,正准备扩大养殖面积,下一步还要带动其他农户大搞山泉流水养殖梯田鲤。
报社驻村第一书记陈建军介绍,扶贫工作队员采取产业上寻找技术扶持、经济上支持购买生产资料等办法,都坪村一方面发展罗汉果、百香果、山泉鱼等“短平快”项目,一方面发展灵芝、油茶树、中药材等中长期项目,让贫困户既能够快速脱贫,又确保稳定致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龙胜县]“量体裁衣”确保精准扶贫
日前,一家农业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东升、里市两个贫困村,为13户贫困户送来第一批扶贫猪苗。“有农业专家来给我们上了培训课,过几天还要上门给猪苗检疫。 【详细】
[龙胜县]50亩“贫瘠地”如何变成“万元田”
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甲河村委长冲组是个只有32户的小村庄,几十年前,为了能吃饱肚子,他们开山引水,让河滩变成了良田,然而几十年后,由于土质变化,良田却变成了贫瘠地,村民种植的稻谷一年不如一年,如何将贫瘠地改造成了大家的心病。2014年,村里的第一书记看到这 【详细】
[龙胜县]电商带农特产品“飞”出大山
近日,笔者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罗汉果开发公司的罗汉果成品包装间里,只见几个工人正娴熟地将罗汉果打包分装给快递公司外销。而在它的天猫旗舰店上,罗汉果、龙脊辣椒、杨梅干果、胭脂米等农特产品的图标琳琅满目,短短几个小时里,就有几十个客户网上下单。 【详细】
[龙胜县]立下军令 三年脱贫
4月12日,龙胜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该县整体脱贫时间为2018年。这意味着未来3年内,该县3万贫困人口要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得到有效保障)的稳定脱贫目标,同时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不再享受贫困村“待遇”。 【详细】
[龙胜县]电商带农产品“飞”出大山
4月26日,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罗汉果开发公司的成品包装间里,工人们娴熟的将罗汉果打包分装给快递公司。短短几个小时,天猫旗舰店就有几十个客户下单。“互联网+”已经深入该县农产品销售、旅游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