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有了产业,生活就有了期盼,精神状态更好了,干劲更足了。”9月29日,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第一书记钟华天说。
据介绍,塘寨村通过“支部+协会”模式种植葡萄500多亩,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基地,有20多户贫困户加入了该协会,脱贫指日可待。
地处桂东南的陆川有贫困人口6.2万,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推进“一户一产业、一户一策助就业”等造血式扶贫,成效显著。为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该县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通过产业链党支部引领、党员骨干带领脱贫等方式,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进入产业链。
就业也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渠道。为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该县通过实行“一人一岗、送岗上门”的服务方式,为贫困群体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将岗位信息送到家门口。据统计,仅今年开展的“精准扶贫·青春引航”就业招聘会,就提供岗位3000个,达成用工意向的贫困户有1800多人。
此外,该县还在全县范围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目前共有6732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1.9万多名贫困户,办实事4.6万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化县]扶贫小额信贷助力精准脱贫
日前,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纳村木林屯村民侯忠义,销售了他饲养的20只鸽子,给他带来了一笔小收入。让他更高兴的是,5万元的贴息贷款已经办理下来,之前苦于资金缺乏,没能扩大规模养鸟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详细】
资源县委书记韦绍艺:打好扶贫开发和生态旅游两张牌
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市人大代表、资源县委书记韦绍艺觉得备受鼓舞。他说,只要全市上下一条心,真抓实干,一定能实现宏伟蓝图,桂林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具体到资源县的发展,韦绍艺说,资源县将举全县之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好扶贫和生态旅游两个重点工作。 【详细】
德保:农民合作社载着农民奔“钱”途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德保县把产业扶贫作为加快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围绕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方式,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 【详细】
西林建设生态乡村助推扶贫攻坚
金秋时节,进入西林县,田野一片金黄,驮娘江清澈见底,泛起微波粼粼,公路沿线沙糖桔绿意盎然,一座座新农村瓜果飘香,绿树成荫,干净整洁,乡居环境既整洁又美丽。这是“美丽西林•生态乡村”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