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鸣区将人才建设作为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采取“引”“培”“选”多种方式,多层级搭建人才引进及成长平台,将高尖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农村乡土人才推向武鸣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并以此推动创新发展,引发“鲶鱼效应”,成功激活多层发展。目前,城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总数达21986人。
政策引才
遴选各类干部1200人
近年来,武鸣区相继出台《人才安家补贴暂行办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奖励暂行办法》,对来武鸣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发放10万至25万元安家补贴费,并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给予技术津贴。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逐年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5年来武鸣本级科技经费13074万元,带动科技投入14.6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创新培养机制,武鸣区创新性地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办学,创新“理论学习证+大专学历证+技师技能证+实用技术证”的“四证合一”农村人才培养模式,让农民也能拿到大专证书。并以“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培训,壮大人才队伍。
据统计,近年来武鸣区共向7443人发放了资格证书,一技在手的“土专家”在发展生产中大显身手。并根据群众呼声和口碑,要求各单位部门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一批致富能人、种养能手、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名单,重点关注在群众中威信高、带富能力强的能人。全城区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入户走访近2万名党员群众,从各类优秀人才中推选出村级后备干部1200多人。
鲶鱼效应
人才汇聚促进城区发展
知识结构、专业领域各不相同的2万多名人才及庞大的人才后备军投入到武鸣区经济建设发展中,犹如一条条带着新鲜活力的“鲶鱼”投入大池塘中,引发了“鲶鱼效应”。
通过加强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武鸣区的工业发展具备了转型升级的持续动力。“我们生产的轿车底盘涂料去年产量超过10万吨,销售额达到2亿元。”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拥有45项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上,武鸣区通过大力支持企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持续激发了企业创新动力。
目前,武鸣区有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广西创新型企业、3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15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在这些企业的推动下,城区工业发展模式从传统加工业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转变。
推动创新
拓展农民致富路
“我们引进广西最新香米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注册了‘长古香丝米’香米品牌并投放市场,让农民通过种田也能脱贫。”陆斡镇忠党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秦培钊大胆实践“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200多个农户抱团发展壮大香米种植产业。
双桥镇造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牵线引进农业公司流转土地4000余亩,发展水果种植及农业养殖,实现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00万元以上。以农业人才为依托,武鸣区着力完善“城区—镇—村—户”四级联动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创建武鸣区创新服务中心,组建500多个镇级科技服务站、示范村、示范户,深入服务农业发展。第一书记、农村乡土人才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思路,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促进农旅“联姻”,涌现出6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0多家农家乐,带领农民实现“创富”。
为让农业实现从网下到网上的“从零转变”,武鸣区还推动“中国壮乡电商创客孵化城”建设,组建电商协会。目前,已有500多名电商创客以及大批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电商企业等加入,推销五色糯米饭、香米、龙眼、沃柑等100多种武鸣特色物产。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武鸣区:四明村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武鸣区府城镇四明村地处府城镇西南部,全村16个村民小组,共981户4188人,其中贫困户88户322人,是自治区级贫困村。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四明村坚持以产业带动发展,精准发力,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详细】
引吭高唱致富曲 武鸣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侧记
生猪养殖大户黄小竹手里清点着出售生猪换来的一沓厚厚钞票,目送着满载的运猪车从自家猪场里驶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是近日记者在双桥镇合美村南宁源化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详细】
[武鸣区]第一书记成电商扶贫生力军
“今年首批花甜糯玉米上市,经第一书记等大力推销,仅一天1万多公斤玉米便被抢购一空。”8月14日,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忠党村农民黄小明高兴地说。他和同村几位贫困户今年种植花甜糯玉米新品种13亩,发展“短平快”脱贫项目,首批农产品上市后,村镇干部利用微信朋友圈、 【详细】
[武鸣区]打造“壮乡模式”电商平台
南宁市武鸣区突出本土特色,引导打造“壮乡模式”电商平台。 【详细】
武鸣区罗波镇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惠及民生
武鸣区罗波镇在“生态乡村”建设工作中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大力实施三清洁、道路硬化、房屋改造等工程,优化村民生活环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