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领取鱼苗。
老堡乡老巴村群众在田间捞鱼。
侗族妇女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富禄村稻田内烤鱼。
10月29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的水田响起阵阵欢声笑语。游客们捉住肥硕的稻鱼,在田边烧烤。田埂上,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唱起了歌……三江高山稻鱼文化节10月22日开幕以来,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稻田抓鱼烤鱼、品尝全鱼宴、欣赏民俗歌舞表演。红火的乡村旅游业,让村里的高山稻鱼、高山鱼稻等生态健康食材就地销售,让村民增加了收入。
①历史:千年文明话农耕
据介绍,三江群众在田间养鱼的习俗历史悠久,春放秋捞。三江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年平均气温为18.1℃,一年无霜期为320天,森林覆盖率达78.3%,年平均降雨量达1548毫米,县内有大小溪流74条,水源丰富,加上土体肥厚,四季宜耕宜种,且宜在稻田里养鱼。
据《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志》记载,侗族祖先早在秦、汉时期,就由湖南洞庭湖滨迁至黔东南一带,再进入三江,开田栽稻,并在田中放养鲤鱼。养鱼的习俗,通过稻田养殖的方式延续下来。
“鱼”是侗族地区常见的装饰图案。鼓楼、风雨桥、寨门、戏台上的绘画少不了鱼,侗锦、刺绣、石刻、木雕等也有鱼的身影。最常见的是石刻、建筑物上的“三鱼共一头”图案,意为侗族人民团结齐心、和谐相处。侗家人在建造楼桥、戏台、寨门、房屋时,开工和竣工时,都必须以三条腌鱼为供品祭祀神祇和祖先。侗家人办红白喜事、招待客人,鱼是餐桌上的必备菜。稻鱼文化,为侗族积淀千年的民族文化之一。
②发展:壮大产业促脱贫
陆仲元,三江县良口乡晒江村党支部书记,养鱼专家。晒江村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温适宜,河两岸的稻田连片。为改变村里种稻养鱼“小打小闹”的格局,让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2009年,陆仲元与村委班子研究后,将村里的6家养鱼大户集中起来,成立了晒江村种稻养鱼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群众培训种养技术,以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方式,将村里的鱼苗、鲜鱼和酸鱼往外销售。2015年,水利局投入200多万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解决了全村稻田用水难的问题,不少农户还通过政府奖补的方式进行了田埂硬化。
“硬化田埂后,田水充足,养的鱼明显比往年长得大。”村民粟广生说,光卖鱼苗,他家今年就有4000多元的收入。据悉,晒江鱼目前销往县内外的宾馆、旅游景点,而该村鱼苗则名扬湘、桂、黔三省区。目前,晒江村共有近900亩水田用于种稻养鱼,今年产鲜鱼有2万多公斤,每户农民凭此项一年可收入3000元。
晒江村的产业发展,是三江大力推进种稻养鱼“3721”工程和推广“三增”技术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从2014年开始,该县在良口、八江、洋溪、富禄、林溪、独峒、同乐7个乡镇以整乡推进的方式,推广标准化种稻养鱼。通过推广增大稻田养殖水体空间、增加优质高效品种的种养和增加农家肥料、农家饲料投放的“三增”技术,实施“3721”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稻田养鱼7万亩,打造三江“高山稻鱼”和 “高山鱼稻”两个绿色生态品牌,项目实施后农户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该县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种稻养鱼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并编制《标准化稻鱼生态种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展以来,该县整合农业、畜牧、水利、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建设种稻养鱼项目,推动了种稻养鱼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③品牌:生态食材名远扬
11月1日,“三江稻田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品质鉴评会在三江县城举行,由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成的专家组对三江稻田鱼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了品质鉴评,并一致认定:三江稻田鱼具有生长发育较快、适应性强、食性广泛、耐热耐寒、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等特点,肉质细嫩、无泥腥味、味道鲜美,煮出的鱼汤清甜,鳞骨柔软可食,产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同意通过“三江稻田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评。
“三江稻田鱼”指稻田养鱼出产的鱼类,其主要品种为鲤鱼。因鲤鱼以稻田中的禾花及山泉水为食,又称为“禾花鲤”或“禾花鱼”。因其鱼苗主要出产于稻田养鱼和繁殖鱼苗历史悠久的晒江村一带,又称为“晒江鲤”。禾花鲤有三月鲤、七月鲤之分:三月鲤每年在2至3月繁殖,10至11月收获;七月鲤每年在7至8月繁殖,次年5月收获。
今年9月19日至20日,市委书记郑俊康在到三江县程村乡大树村稻鱼养殖基地调研时,赞许三江因地制宜发展种稻养鱼特色产业,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求三江抓住机遇,把稻鱼、鱼稻等高山生态食材搭上本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快车,通过打造生态食材品牌,带动全县该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三江地处海拔较高的桂北山区,将“三江稻田鱼”命名为“三江高山稻鱼”。如今,三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领导的指示,努力打响该品牌,在供给侧改革中紧紧利用区域生态优势,找到发展稻鱼养殖等生态食材的脱贫“发力点”,通过“旅游+”的模式全力激活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强化品牌效应,实现生态食材增值。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稻田养鱼7万亩
“今年,我县种植水稻12万亩,蓄留再生稻1万多亩,稻田养鱼7万亩,稻田养鱼示范区平均亩产稻谷560公斤、产鱼55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稻谷200公斤。”10月3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说。 【详细】
[桂平市]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桂平市目前有贫困村15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6.7%;贫困户3.1379万户、贫困人口13.33万,占农业人口的8.6%,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分别排在全区的第1位和第3位。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摘帽任务,桂平市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按照“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的要求,重点在 【详细】
[那坡县]投入2.11亿元实施精精准脱贫攻坚战
今年来,那坡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发展问题、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紧抓好,整合中央和自治区专项扶贫资金、县本级专项资金和涉农专项资金,做到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又统筹兼顾了非 【详细】
[东兰县]野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助推精准脱贫
“下一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在周边乡镇发展淮山种植户300户、户均年增收2.8万元以上。”东兰县三石镇隆凰坡野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美交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