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来源:武宣新闻中心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讯(通讯员 陈德仁)一个贫困村在全县数量最多的乡镇怎样精准脱贫东乡镇因地制宜巧拿山水发展1万亩的采摘林;5个各1000亩的景观林;6个各500亩的体验林。这个农业景观化、新村景区化、农居景点化的“156”思路让穷山恶水“色香味”俱全,游玩乐并举。那些昔日人烟稀少的穷村僻壤逐渐游客盈门,生机盎然。

  万亩红柚尽染林

  去冬今春,一场轰轰烈烈的种植红心柚特色水果活动在风沿村上龙屯开展。一边是5621亩尾叶桉轰然倒下,一边是幼小的果苗长绿了崇山峻岭。

  “全国绿色小康户”、风沿村党支部书记陈绍斌是这一巨变的见证者:“三年前的今天,大家还都为找不到好的脱贫致富路发愁;是镇党委、政府及水果专家总结推广了红心蜜柚见效快、适应性强、收获周期长的特点。持续地以点带面,通过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把这一新兴的产业培育了起来。”

  陈小章是种植红心柚较早的村民,也是比较典型的贫困户,2013年种的17亩果树现在已经开始有收入了了。在房屋后面山坡上,黄澄澄的柚子挂满了枝头, “正常一棵树的果就能卖200块钱左右,一亩地就有六七千块钱的收入。”陈小章说,“在今年的9月8日,风沿村举办了农业产业扶贫攻坚现场推介会暨首届蜜柚节,全村产的3万多公斤果一天就销了大半。”

  说红心柚成为农民的“摇钱树”毫不夸张。最令村民想不到的是还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两年,为了发展红心柚,财政、农业、扶贫、水利、林业等部门先后进村指导。交通不便的贫困村早已是家家户户通水泥路,地头的产业便道也都硬化了,客人都是直接开车到树下采。”村民陈全新说,现在买点化肥什么的都不用肩挑背扛了。村里正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建设两个水果加工交易市场,整合4个水果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品牌、统防统治,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通过“三合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蜜柚展销、乡村旅游双丰收。

  在柚子的果香中穿枝拂叶,在硕大金黄的的甜柚前流连,在采摘中聆听柚林的欢歌,1万多亩的红心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千亩花海喜迎宾

  绿的田园,花的海洋早已不是城市的专利。进入东乡地界,崭新亮丽的下莲塘农舍掩映在千亩油葵和千亩油菜花中。东乡镇通过生态乡村和旅游经济“双轮驱动”,不断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村屯, “春桃、夏莲、秋葵、冬菜”四季花模式迎来了八方宾客。下莲塘村葵花景观在上榜“中国美丽田园”后,又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作为第六届仙城文化艺术节暨金葵花旅游节的主场地,下莲塘村浓厚的庄园文化和美丽动人的葵花、菜花景观吸引了区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有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自产自销原生态农产品、开办农家乐、民宿客栈、特色小吃店等活动中赚鼓了腰包。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万元,同比翻了近一倍。

  在华乐屯应千亩油茶基地,投入改造资金100多万元实施了低产改造,营造的高产油茶示范林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腰坡间,平均每亩多产茶油5公斤,当地群众增加了收入。如今由荒山改造扩种的1000多亩油茶每到花季,吸引了来自全区各地的游客前来产业基地里观赏油茶花、吸油茶蜜、闻茶油香。

  此外,金榜村千亩茶园、古列村千亩砂糖橘也呈现出景观林的独特韵味。

  百亩特产送游客

  6个各500亩以上的火龙果、紫薇、百香果、食用菌、芋头、大闸蟹体验林让贫困户没了后顾之忧。

  屯应村党支部书记蒙国业说:“对地处河沟边的贫困户,镇党委、政府思路上引、资金上疏、技术上送。村民充分利用百崖大峡谷甘甜的山泉水,以‘小区’隔离形式散养。现在共有带动贫困户15户养了7000多只鸭子,预计年纯收入20万元。”

  “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利器。该镇以贫困户为主体,在8个贫困村先后成立了13家合作社,涵盖了果蔬、茶叶、油茶、竹鼠、土鸡、生态猪养殖等规模种养项目。

  在第六届仙城文化艺术节暨金葵花旅游节期间,游客惊奇地看到这个有着“白米之乡、龙眼之乡、茶叶之乡、无公害果蔬之乡”美誉的茶叶、白米、米酒、三红蜜柚、泉水鸭、酱油、等农家土特产品一改包装简陋,灰头土脸的外貌,有了“醉美东乡”的注册商标。这是东乡镇引进公司对农家土特产品统一进行包装设计,统一宣传推介和销售,提高农产品身价的关键一步。全镇有458户贫困户2648人享受到了生态、观光、体验、创意农业带来的实惠。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饭否否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