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67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9亿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8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79元,同比增长8%……2016年,宜州市主抓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积极探索“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不断做大民生蛋糕。
抓特色、树品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桑蚕、糖蔗、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2016年,该市新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区8个;粮食总产量达22.27万吨,荣获自治区粮食系统“二星级粮库”称号;糖蔗种植面积达24.22万亩,居河池市首位;桑园面积33.8万亩,鲜茧产量6.2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3.79亿元,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11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并荣获“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荣誉称号;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达33个。
打基础、利长远,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奋力打造“宜居宜州”。提升改造中山公园、浙大西迁广场等项目,完成“三姐故里·歌海宜州”城市形象雕塑建设,建成滨江景观休闲带、冯京公园游乐场等项目,成功入选全区20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筹措资金8.96亿元,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31个,城乡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39个,累计完成投资6021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达8.27万人。
建平台、推项目,增强县域发展后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建设“活力宜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企业598户,注册资本19.6亿元;成立宜州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及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启动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制,全年受理代办事项33个,办结率达96.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内资到位资金49.1亿元,外资到位资金2400万美元,外资到位总量排河池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被评为“广西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深挖掘、求突破,发挥旅游带动效应。新创建怀远古镇、拉浪生态休闲旅游区等2个国家级4A景区、2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获得“中国长寿之乡”“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刘三姐镇、庆远镇获得全国首批“中国老年宜居名镇”;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列,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4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约48.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4%、28.92%。
谋福祉、办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该市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打造“和谐宜州”。落实1.69亿元,深入实施宜州教育振兴八大工程,办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0个;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400元;实施危房改造1900套,竣工1796套;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全市2016年拟脱贫的7个贫困村4293户16429人均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林秋妮)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新郑市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 连续稳居河南省首位
3月7日,郑州市综合考核组一行对新郑市2016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郑州市级以上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园区)、生态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考核。新郑市委书记刘建武、市长马志峰等领导参加了考核活动。 【详细】
合肥:供给侧改革助县域经济培育新动能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的工作主线。2016年以来,合肥市县域经济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理念、改进科技创新、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改革农业金融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多 【详细】
[三江县]侗乡绿色特色产业成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
阳春三月,侗乡的层层茶园中茶农双手翻飞,采摘春茶,忙得不亦乐乎。这种画面从春节开始就越来越多——农历大年初二,良口乡良口村就有很多村民上山采茶,拉开了三江春茶开采的序幕;随后,三江茶推介会在各地展开。 【详细】
访广西北流市委书记朱富庭: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争当广西县域经济排头兵
全面建成小康,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 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大建设,彩笔绘就北流发展新蓝图;大转变,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近年来,广西北流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拉动县域经济提速发展,打造县域发展的 【详细】
富川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
2016年,富川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自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