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注重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确定了“一山一城带两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大资金投入,旅游软硬环境有所改善,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罗城地处桂西北九万大山南麓,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境内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素有笔头尖、山头尖、筷子尖“三尖”的美誉,是清初“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仕之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德山的故乡,森林覆盖率达67.5%,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目前,已列入广西民俗精品旅游线路。
随着全县旅游脱贫项目加大实施,那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庄成为罗城旅游发展新引擎。目前,罗城已建成崖宜生态旅游区、水上相思林景区、怀群剑江风景区、青明山庄园、米椎林度假村等生态旅游景区;建成铜钟洞休闲山庄、元蒙饭店、红豆林山庄、崖宜水上鱼庄、青明山庄园等旅游扶贫示范点,其中,青明山庄园被自治区授予“森林人家”称号,石围古村、大勒洞屯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殊荣,催生了桃花节、李花节、葡萄节等文旅节庆,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度假。去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97万人次,同比增长14.96%,实现旅游总消费9.08亿元,同比增长27.28%。
为把好风光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罗城修编调整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对编制中的《剑江流域特色旅游带总体规划》进行严格把关,把仫佬族特色文化旅游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制订了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推进年活动方案。出台了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在项目用地、文化发展、招徕游客、税费优惠等方面予以更大支持。依托特色和优势资源,建立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推出了剑江旅游带开发项目、武阳江旅游带开发项目、仫佬族风情小镇等15个项目。成功对接怀群剑江生态旅游项目,以及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仫佬天堂村旅游项目、美人湖仫佬风情小镇开发项目、天河休闲养生农业谐乐岛开发项目等一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今年以来,该县还先后开展“我为罗城旅游发展建言献策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目前,已收集全国各地发来的金点子150多个。
同时,加强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重点景区景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建一批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景区道路等设施。抓好电视连续剧《于成龙》拍摄基地——大勒洞古村保护和开发,完善崖宜古村、石围古村等建设,推进怀群剑江古镇建设,用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着力完成罗城国家地质博物馆和地质公园景区设施建设;认真实施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
今后一段时期,罗城将以“打造仫佬族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为重点,着重打响仫佬族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和特色生态、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品牌,创新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凸显“旅游+”综合联动效应,提升“神奇仫佬 秀美罗城”旅游品牌形象,全力把罗城打造成广西民俗旅游目的地和特色生态旅游名县,力争到2020年,实现接待境内外游客150.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7亿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潘观宁:救死扶伤 医者仁心
“潘副院长名观宁,学术渊博医术精;得他手术我幸运,刀到病除一身轻。”3月22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科病房中,69岁因患胃溃疡住院的蒙继振当场做了这首山歌送给潘观宁,以表达他对潘观宁的感激之情。 【详细】
罗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红门”学安全
自1996年,我国联合七大部门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随后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3月25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消防大队举行消防开放日活动,邀请学校师生走进“红门”,“零距离”了解消防,增强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防自救 【详细】
罗城:仫佬山乡茶农赶采“清明茶”
3月27日,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纳翁乡板阳村鸿哲茶场,当地群众正在采摘“清明茶”。 清明节临近,广西罗城仫佬山乡的茶农们纷纷走进茶园里抢采“清明茶”供应市场。茶农们艳丽的服装点缀绿波之间, 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清明采茶图”。 【详细】
[罗城县]治理石漠化 石山变金山
罗城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罗城是全国仫佬族聚居的地方,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辖7镇4乡,总人口38万,仫佬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详细】
罗城:春水润田园 大地似画板
春分时节,春水漫灌农耕事紧,随着气候和季节的交替变幻,田园宛如“调色板”,将春回大地刻画得淋漓尽致,罗城仫佬山乡广大农民忙着育秧备耕,力争一年有好收成。今年,该县将加大力度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计划完成早稻播种面积12万亩以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图为3月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