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讯 (记者/陈强 通讯员/凌箐璐)“在便民服务公司工作不但有工资收入,每年还可以分红,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也方便。”5月26日,正在忙着用石膏给姬松茸栽培原料进行杀菌消毒的那坡县坡荷乡弄耀村马角屯贫困户梁秀连对记者说。
今年3月初,坡荷乡弄耀村“两委”牵头成立了便民服务公司,以每年800元/亩的价格流转闲置土地75亩,引进福建省一家公司创办姬松茸产业扶贫示范园,并由县级财政投入70万元入股资金作为坡荷乡弄耀村集体资产,采取“龙头公司+便民服务中心+农户”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运作。
目前,姬松茸扶贫产业示范园共有60个生产大棚,每个大棚平均年产鲜菇2000公斤以上。根据合作协议,合作公司按照每公斤7元的保护价收购姬松茸,其中4元归村集体作为壮大产业的发展资金,2.5元作为公司成本回收,而贫困户能够分到每公斤0.5元的红利。一年下来,除了6万元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和群众每天的务工收入外,预计可为目前入股的49户贫困户带来人均8600元的收益。
弄耀村党支书梁瑛杰介绍,此前村里一直没有固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该县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引进这个村集体经济“脱壳”项目,从而盘活土地资源,让农民成为股东,让村民实现“流转土地有租金、资产入股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的三金增收。
在那坡县,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破茧脱壳”,弄耀村并非孤例。今年,该县针对全县130个村(社区)特别是57个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2万元以上只有3个村的情况,探索创建“村办便民服务公司”的模式。按照“党委政府引导,鼓励创业创新,培育新型主体,实现多种经营收入”的工作思路,以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作为投资主体,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形式,着力破解“空壳村”无资源、无资产、无人才的难题。
“推行村办便民服务公司模式,其目的就是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那坡县委副书记黄卓远说。
目前,该县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探索出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盘活资源型、资产经营型、土地流转型、依托集镇建设型等几类具有代表性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办公司以“企业+农户”模式承包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鲜茧和水果购销、出租农贸市场等。截至今年5月底,该县累计注册乡村便民服务公司26个,注册资金1060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11个贫困村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公司
5月8日,笔者从靖西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市在形成“一村一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详细】
[那坡县]创建“优桑优茧优丝”强县
5月2日,那坡县百南乡规迪村蚕茧收购点,蚕农们络绎不绝地用摩托车拉着蚕茧前来销售。收购点负责人王太祥介绍,今年首批蚕茧质量好,烂茧很少,每公斤49元的收购价比往年都要高。 【详细】
[乐业县]五种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5月3日,笔者从乐业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县采取“实体发展、入股分红、村企共建、抱团发展、混合经营”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取得良好成效。 【详细】
[凌云县]“三剂良方”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密码”
4月26日,笔者在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采访时看到,通过前几个月紧张施工的养鸡场已完工;养猪场征地工作也已全面完成,一期工程正在有序抓紧建设之中。养鸡场和养猪场将分别采取“村集体+农户”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运营,两个养殖场建成运营后对村级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