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阳朔讯 (记者/王春楠 通讯员/韦海芬)“从7月11日并网到现在,我们的光伏项目已经发电近2000千瓦时。”8月11日,阳朔县兴坪镇古皮寨村支书秦日兴告诉记者,在后盾单位和县里的支持下,该村投资25.5万元建起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发电3.15万千瓦时,出售给电力公司可获得收入约2.7万元。这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让村干部对全村脱贫摘帽有了底气。

  这只是阳朔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共有“十三五”贫困村23个,都是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的“空壳村”。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多方筹措、整合资金,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让贫困村产生“造血”功能。

  服务创收模式。阳朔是旅游名县,依托漓江景区这一旅游资源,漓江沿江6个村委与漓江景区公司签订综合管理服务协议,村委组织人员为漓江公司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秩序维护、环境保洁等服务,每年获取服务管理费2万元,有效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

  入股分红模式。今年来,阳朔县龙尾、屏山等20个贫困村采取对外合作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把扶贫资金变股金。在阳朔县旺泉畜牧有限公司的猪舍内,几千头肉猪正在茁壮成长。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收到12个村委的入股资金240万元,计划再购置一批猪苗,年底给入股的村委分红2万元。

  “村集体经济+旅游”模式。去年底,杨堤乡杨堤村委利用其优异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扶贫,成立了阳朔县杨堤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与广西智慧旅游公司合作打造“农家饭票”旅游项目,95%的收益留在村里。预计今年杨堤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万元,参与的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