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办学让学生都能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求,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三江新跨越”的目标,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一号民生工程来抓,把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看病难就医难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解决,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让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乐。
整合资源 实现均衡发展
新建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宽阔的运动场……9月1日,笔者在三江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新校舍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正在高兴地把新课桌椅搬进教室。新校舍的投入使用,让该校告别了往年初中与小学混合在一所学校办学的拥挤现象,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子弟在县城入学难的问题。
三江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富民强县的重要内容,做好教育发展顶层设计,制定了《三江县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规划方案。从2014年至今,全县共投入14亿多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用于新建、扩建、修缮楼舍、食堂和教师周转房等,还按标准配齐了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为解决“缺师”问题,三江近年来围绕增加数量、提升质量、均衡配置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推行招聘特岗教师、定向培养招录本土教师、返聘优秀退休教师、实施教师轮岗轮教“四马齐驱”的创新办法,壮大侗乡教师队伍,缩短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该县逐步在和平、程村、高基、斗江、丹洲5个条件较为成熟的东部乡镇推行小学一至六年级集中办学模式,同时优化集中办学学校的基础设施,对集中办学模式学校的住校生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方式进行管理,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教育公平的权利。
开放让权 破解医疗困局
三江县大力推进“健康三江”建设,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改革,破解医疗困局,搬开脱贫攻坚中的这一绊脚石。 三江以“开放管理、让渡权力”为运作思路,以托管方式开展医联体建设的医改新模式,将县级公立医院管理权由属地政府转换为市三甲医院,先后完成了县中医医院由市中医医院托管、县人民医院由市工人医院托管的紧密合作型医联体,县妇幼保健院由市妇幼保健院协管的松散型医联体等交接工作,实现了医疗集团间的资源共享,优化了医院的医疗体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医联体的改革推进了各学科和科室的纵向发展。总院向分院派出专家团队指导学科建设,针对常见病及多发病开展新业务。县中医医院调整侗医科、骨伤科等科室,开展35项新治疗业务;县人民医院开展微创腹腔镜手术等新项目和新技术13项,填补了侗乡多项医疗技术的空白。医联体还实施技术帮扶机制,双向转诊,资源共享,在优质医疗“下沉”的同时减轻了患者负担。分院和总院之间建立了分工协作机制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诊疗模式,对危急重病人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直转总院住院、抢救、治疗,让群众花“二甲”费用享受到“三甲”服务,做到“大病不出县”。县乡医疗共同体改革也同时推进,目前,独峒、丹洲、同乐三个乡镇已经完成改革,实现分级诊疗。
丰富活动 提升群众幸福感
近年来,三江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宣部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建设,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167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广场、活动室、戏台、体育设施器材等标准化建设,使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平台。三江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侗族多耶节、花炮节、斗牛节、侗族大歌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满足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更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2014年,三江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日报通讯员 吴练勋
报道摄影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龙州县]吹响脱贫百日攻坚“冲锋号”
县处级干部每周在挂点联系贫困村住1个晚上;县直及中、区、市直驻龙州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每周在挂点联系村住1个晚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实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每个月驻村时间不得少于20天……8月25日,龙州县举行脱贫摘帽百日攻坚战誓师大会,这 【详细】
平果县启动“书记问效”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随机抽检活动
8月29日,平果县举行“书记问效”活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随机抽检启动仪式,由县领导组织带领共7个督查组,以随机抽签检查的形式,分别启动对全县12个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现场核验工作。 【详细】
[南丹县]吹响脱贫攻坚“百日冲刺”冲锋号
作为河池市首个整县脱贫摘帽县、今年全区6个整县脱贫摘帽县之一,南丹县年内要完成19个贫困村19589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时间十分紧迫、任务万分艰巨。 【详细】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如何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