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9月29日电 在广西上思县,有这么一个人,整年在山上养牛,以学牛叫的方式呼唤牛群回舍,被当地群众称为“牛司令”。此人养的牛存栏量达110头,还建立了养牛基地种草养牛,帮助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为人称道。
这个人就是广西上思县在妙镇联合村当叫屯今年五十岁的林大勋。
1998年8月,林大勋不幸胃穿孔入院治疗。他的妻子认为他患病后干不了重活无法养家,离他而去。林大勋只好与儿女相依为命。2006年6月,只有初中文化的林大勋开始到广东阳江打工,每月收入2500元,年收入约2万元。
2015年,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时,林大勋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他觉得外出打工无法脱贫,也非长久之计,于2015年10月回到老家,琢磨创业脱贫。
在决定养牛创业之前,林大勋到上思县水产畜牧局了解有关发展养牛的扶贫政策。同时,他还发现本屯房前屋后的红薯藤、地里的甘蔗尾、山上的青草等都是养牛的好饲料;老家气候良好,水源充足,养牛条件一点都不差;肉牛市场的需求也稳定、旺盛。经过深入了解扶贫政策和养殖肉牛的相关知识,林大勋找到了信心,认准了养牛致富这条路。
光靠山上野草,不能满足现代化养殖的需要,养牛缺饲料怎么办先种牧草后养牛。
林大勋用多年的积蓄租下300亩荒地作草场种上桂牧一号象草,租金每年每亩200元,租期10年。
养牛缺资金怎么解决林大勋的二弟林大德120万元借给他投资养牛。
准备就绪后,2016年初,林大勋开始养殖水牛和黄牛。他先买回来70头母黄牛进行繁殖。
为了保障肉牛养殖成功,上思县畜牧局每4个月派出8人组成工作组,免费到林大勋的养殖场为牛抽血、验血、消毒、打防疫针等,帮他做好肉牛防疫工作。
一年后,产下25头小黄牛,按每头价值3000元算,收入7.5万元;出栏成年黄牛10头,每头8000元,收入8万元。2016年,林大勋家庭人均纯收入2.6万元,实现脱贫。
为了巩固脱贫,林大勋投资34万元,用隔热铁皮盖成两个牛舍,面积共达640平方米的。如今,林大勋的现牛存栏110头,其中黄牛80头,水牛30头。
为了充分利用牛粪,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林大勋建起了2个共140立方米的化粪池,在养殖场旁边种上30亩柑橘。牛粪经过沤制,即可淋象草,也可淋果树,一举多得。
林大勋养牛不仅实现自身脱贫,还解决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他的养殖场聘请4个贫困户为固定工,每人每月薪酬2500元,包吃包住;聘请临时工4人,每天薪酬130元,包一顿中餐。
女儿林贵安2014年6月毕业到防城港港务局打工,当快餐店的服务员,每月2000元收入,每年收入2万元;儿子林贵明2016年6月初中毕业后到防城区茅岭沙场当司机开铲车,每月有3000元收入,半年收入1.8万元,还包吃包住。
为把养牛业做强做大,使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项产业,林大勋加大投资盖更大的牛舍,扩大养殖规模,在目前牛存栏110头的基础上,计划发展到500头,尽快地带动山区的贫困户一起富裕起来。(彭远贺、朱维平)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水县三防镇本洞村党建引领产业脱贫成效显
进入9月以来,一条“九万山百香果成熟季,一个星期销售近2000公斤,免费送百香果啦”的消息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内的网站、微信迅速刷屏。作为“主角”的三防镇本洞村百香果,产于秀美的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贝江河的源头,水质优良,土质肥沃,日照和降水量非常适 【详细】
[邕宁区]开启集体经济“新引擎”按下产业脱贫“快捷键”
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南宁市明确扶贫产业目标,千方百计发展贫困村特色产业项目,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吸收贫困户参与经营,实现就业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下了产业脱贫的“快捷键”。 【详细】
上思县:美丽的天堂屯
白墙黛瓦的房屋高低错落,迂回曲折的巷子干净整洁,树茂花香的广场小巧精致,加之水满坡塘,古树绕村,路灯矗立……近日,记者来到上思县公正乡公正村天堂屯,穿行于屯子小巷,古朴而又现代的生态乡村之美让人漫步留恋。 【详细】
[上思县]坚持稳中求进 凸显优势亮点
今年上半年,上思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快打造“两区一县”目标和“2322”工作思路,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 【详细】
[上思县]发挥优势上项目 ——上思县力推产业集群发展
7月24日,在昌菱热电联供项目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吊机正在向大棚顶吊起钢条,不远处的几台挖掘机正在抓紧平整地基,工人们正在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施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