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再生稻甲全球”
“一季稻+再生稻”平均亩产1561.55公斤,再创世界纪录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灌阳讯(记者 王春楠 通讯员 唐琳春)11月4日,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内,微风拂过,金浪滚滚。87岁的袁隆平站在田垄上,笑得很舒心。在这里,他梦寐以求的“吨半稻”首次成为现实。
当日,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灌阳基地再生稻平均亩产552.1公斤。加上头季稻平均亩产1009.45公斤,两季合计亩产总量1561.55公斤,再创世界高产纪录。袁隆平为这一成果欣然题词:“灌阳再生稻甲全球”。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稻田边,袁隆平细捻稻穗,表情欣慰,“要奔小康,首先要吃饱饭、端稳碗,灌阳基地突破‘吨半稻’意义重大。”
灌阳县“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是袁隆平领衔的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示范面积3000亩。2012年,基地开始实施“超级稻+再生稻”生产模式,当年头季稻平均亩产900.65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260.78公斤。
2016年,灌阳基地头季稻平均亩产950.6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97.6公斤,两季合计亩产总量1448.2公斤,创华南稻区“一季稻+再生稻”高产纪录,也是世界高产纪录。
创下新纪录,来年再打破,已逐渐成为灌阳“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新常态”。
作为广西聘请的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专家,袁隆平对灌阳基地一直寄予厚望。今年8月5日以来,他3次来到联德村下地查看,还和村民王良富成了好友。
王良富种了30多年稻谷。“以前一亩稻谷收成只有200来公斤,现在亩产上了1500公斤,稻谷‘二胎’技术就是好!”他说,成为基地农户后,他侍弄稻田更加精心,“袁老让我好好种地。他给了好种子,我不能糊弄!”
“灌阳好山好水好味稻。”袁隆平说,他将在全国各地推广灌阳的种稻经验。他还鼓励农户和基层科技人员继续努力,早日实现头季稻单产1200公斤目标,“我对灌阳有信心!”
喜看稻菽千重浪,量高质优在灌阳。灌阳县农业局局长蒋碧娟介绍,该县再生稻米已注册商标,每公斤售价高达48元。该县还依托示范基地,创建了集产学研、吃住玩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灌阳县]首届灌江生态论坛召开 推动县域生态建设
首届灌江生态论坛7日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举办,来自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党政官员、企业家代表出席论坛,与会人士就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生态经济的机遇、挑战和对策,生态文化与旅游,生态危机与国家应对等课题展开广泛探讨和深入交流。 【详细】
[灌阳县]超级稻亩产首破1000kg 连续刷新广西单产纪录
平均亩产1009.45公斤!8月21日,在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专家组随机选取3块稻田进行实割实测,平均亩产首次超1000公斤,不仅连续8年刷新广西单产纪录,也创造了新的华南稻区亩产世界纪录。 【详细】
[灌阳县]超级稻生产技术世界一流
87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仍活跃在田间地头。8月5日,他冒着酷暑,来到灌阳县的农业部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基地调研,得知基地今年一季稻加再生稻亩产测算达到1500公斤,连连称赞:“灌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了不起!” 【详细】
[灌阳县]农民抱团林下“掘金”
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光斑在树枝间环绕的石斛、地面上繁茂的灵芝、溪水中轻鸣的山蛙身上跳动。它们是这片原始丛林的新客人,却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互滋养。 【详细】
[灌阳县]为贫困村量身定制“脱贫菜单”
石丰村的发展,是灌阳县为贫困村量身定制“脱贫菜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因地制宜,通过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技能扶贫等方式,让洞井乡椅山村、黄关镇顺溪村、新街镇石丰村、水车乡三皇村等11个贫困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旅游村、产业村、特色村,顺利脱贫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