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26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兴业县委宣传部 尧鹏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记马铃薯销售大户罗东明

  “罗老板,人好说,热心肠!”提起罗东明,兴业县的马铃薯种植户竖起拇指直称赞。在兴业县,提起罗东明,人们总会把他的名字与冬种免耕马铃薯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年40出头的罗东明,2004年才开始从事马铃薯销售。但仅2006年,他帮助农民销售马铃薯7万多吨,产值达6300多万元。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农民,在地方发展冬种免耕马铃薯产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富了农民的同时也富了自己。 

  偶然机会做起马铃薯生意 

  “真正从事马铃薯营销,机会很偶然。”罗东明告诉笔者,做了十几年的农产品经纪人,他总喜欢到县农业局转转。2003年,兴业县农业局在全区率先进行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获得了成功。2004年5月,县农业局正在召开局领导会议,研究如何把冬种免耕马铃薯发展成为一项农业优势产业,扩大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和示范,正为种薯的供应,以及今后商品薯的销售发愁。罗东明的到来,县农业局领导眼前一亮。从此,罗东明走上马铃薯营销的道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目标明确了,多年在外闯荡时也掌握了些搞营销的窍门,可是要远赴东北购进大量种薯,没有资金可不行。罗东明又被难住了。 

   2004年,是罗东明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兴业县计划发展马铃薯35000亩,推广免耕冬种马铃薯面积7000亩。县农业局与罗东明签订了供种、收购协议,全县免耕马铃薯示范片用种由罗东明供应,收获的商品薯也由他按保护价收购。当时国内马铃薯的收购价是每斤两毛多,据罗东明分析,他相信来年马铃薯的价格会高出这个数。于是他准备从东北调入优质脱毒种薯。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他盘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也凑不足本钱。 

   “当时我的心都凉了半截,”罗东明话锋一转,“能够绝处逢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发展马铃薯优势产业给我带来的好处。”2004年,凭借县农业局动员十几个马铃薯种植大户预付的种薯款,罗东明成功引进了一批优质脱毒种薯。当第二年春马铃薯一下子涨到了每斤4毛多时,罗东明帮助乡亲们销售马铃薯,增加了乡亲们的收入,自己也掘到了销售马铃薯的第一桶金,赚了3万多元。 

  销售其实也是做宣传 

  “罗老板是一个热心的良种良法的义务推广员!是他带动了我们良种良法种植走上致富路!”在采访中,一位大平山镇的种植大户李伯告诉笔者。李伯以前是种植本地的马铃薯种,产量不高,收成不好,自2004年,罗东明向他推荐种植良种良法后,2005年种植10多亩,赚了万把块,今年信心更足,种植了30多亩。 

  当然,搞农产品销售多年的罗东明,他深知生产是销售的“根”,因此他也非常关心马铃薯的生产,有空总喜欢到县农业局“充电”。 
 

  然后,在和农户的接触中,他总不忘给农户们传授冬种免耕马铃薯的要领:一是种植时间要早,要争取在11月中旬前种完;二是要选用优质脱毒种薯,K3紫花、大西洋、费乌瑞它几个品种客商最喜欢,且产量高,适宜兴业种植;三是要采用免耕法种植,“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就能轻松赚大钱。 

   “选用优质脱毒种薯,采用免耕法就是不一样”对带领客商收购马铃薯的体会,罗东明娓娓道来。“是不是黄皮黄肉?是不是采用免耕法种植?”这是客商经常对罗东明的提问。他说,本地品种客商很少收购,而选用优质脱毒品种,采用免耕法种植,一般亩产都超1250公斤/亩,最高可达3000公斤/亩。由于采用免耕法种出的马铃薯个大、光滑、泥少、均匀,卖相特别好,价钱一般比常耕法种出的马铃薯每斤高出5分钱,加上大量的稻草、薯苗还田作为绿肥,不但生态,而且省工节本。免耕技术可使每亩节本增收430元。

  在他宣传带动下,许多群众加深了对冬种免耕马铃薯的认识,马铃薯的品质得到了提高,马铃薯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

  帮助别人同时快乐自己

  “快乐之心不是用钱可换来的,但助人之善举,可以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罗东明常挂在嘴边的话,日常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以火热之心助人,以诚信之心待人,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也赢得了客商的信赖,大家不认为他是个商人而是一个朋友。

  “罗东明这个人,心肠热,靠得住,我们都信任他。”同村村民李大婶笑眯眯地说,光看他帮周少育就晓得。平日里,附近的村民总爱到罗东明的家里坐坐,问问今年适合种什么,什么价位可出手,什么价位不出手,罗东明总是耐心一一回答。

  周少育是大平山镇的村民,2005年由于免耕技术掌握不好,大部分马铃薯发青,堆在家里像座小山,客商一看直摇头,差点气得把马铃薯当垃圾扔掉,幸亏罗东明及时阻止。最后,罗东明多方联系作价每斤2毛卖了出去,为周少育赚回了种薯钱、化肥钱。从此,罗东明的名声也更响了。

  “我自己也是农民,知道农民挣点钱不容易。”他笑着说道。平时一有空,罗东明经常到村上找村干部,把了解到的好信息告诉他们,建议村民及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据了解,去年,根据他提供的信息,他所在的村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200多元。

  罗东明心里明白:农民不怕出力出汗,就怕产品贱价或菜烂于市。解决销售问题,最重要的是诚信,于是在销售中,特别注重诚信工作。他带领客商收购村民的马铃薯,每次都是现款现货,从不拖欠。此外,罗东明还把外地的商贩视为上宾,以诚相待,为外商牵线搭桥,让他们“来得放心,走得舒心,赚得放心”,使外地商人到兴业经商觉得有安全感。去年,武汉市有一个叫黄华江的客商,中途汽车出了故障,没有资金购货,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罗东明拿出8000元借给客商,以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后来黄老板不仅还清8000元,还要给罗东明好处费,可罗东明一分钱没有要,赢得了黄老板的信任,也成为了罗东明的一大客户。罗东明的热心与诚信也就在全国各地的客商中传了开了,与其合作了十多年湖北的客商刘鹏老客户向北京的陈耀辉,安徽的邓建、山东的李昆等10多个老板推荐与罗东明合作。目前,罗老板的合作客商遍布全国各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