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13日 来源:百色新闻网 作者:李鹂 梁恒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记靖西县安德镇发达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何荣

 

  近日,笔者慕名来到靖西县安德镇发达村,了解“独臂英雄”村委主任何荣身残志坚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致富奔小康的事迹,感受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身残志坚闯富路实现人生价值

  1998年7月,刚读完初二的何荣由于家庭困难被迫缀学,面对家徒四壁的家,憧憬着美好日子的何荣与其他贫困山区的青年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然而,这次外出的打工没有使他富裕起来,反而给他带来了身心的灾难。2000年初,劳累了一天的何荣在帮助邻居做面条时,由于疲劳操作机器,不幸被轧断了右臂,瞬间失去了一只手,落下了终身的残疾。身心的悲痛使他一时陷入了迷茫,心灰意冷,带着一个破碎的梦想,何荣不得不返回家乡。两年后,何荣在周围乡亲的热心帮助下,慢慢重拾起生活的勇气,他多次向到村开展工作的乡领导、农业技术员、村干部咨询农家经济发展项目,并利用独臂干起了农活。他的执著和干劲赢得了大家的支持。2003年,既是残疾人又是贫困户的他被列为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县政协、县桑蚕办、县残联等单位根据该县“南烟北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给他送来了水泥、化肥、技术和资金,组织人员帮他种上了3.6亩的桑苗,使他成为发达村第一个种桑也是唯一一个种桑的农户。随后,在县、乡领导的鼓励下,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桑园,自费到县农业部门找技术人员学技术,到果乐、新甲等老桑区向老蚕农请教,在他的精心护理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桑树长势良好。他于当年8月份开始养蚕,当年养蚕4张,收入3200多元,实现了当年养蚕,当年脱贫的目标。种桑养蚕初显效益后,何荣决心通过种桑养蚕来发家致富。2004年,他将桑园面积扩大到9亩。几年来他通过种桑养蚕得到4万多元的收入,仅2006年一年就有1.8万元的收入,通过自己的能力创造了财富,成为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致富的“独臂英雄”。

搞好传帮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03年11月,对党怀有强烈感激之情的何荣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批准入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要求镇党委政府把他从贫困户的名单中划掉,并利用自己一只手种桑致富的经验向群众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从2004年3月起,何荣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本村的群众种桑养蚕,并确定10户农户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承诺对他们做好种桑养蚕的全程培训指导工作。该村农户何仁飞,在何荣的带动下,2004年种桑4亩,于当年6月份开始养蚕,当年养蚕6张,产值4200多元,纯收入达3500元。实实在在的实惠,使发达村形成一股种桑养蚕热潮,到今年,全村已养蚕240余张,仅这一项就给农民带来了24万元收入,户均收入达2696元,种桑养蚕为广大群众寻找到一条依托本地资源发家致富的道路。何荣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和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尊重和信任,在2005年8月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绝对的优势被村民选为发达村民委主任和村党支部副书记。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何荣成为全县首位最年轻的农村“当家人”。

  当选村委主任后,何荣说:“我一个残疾人能当上村官,是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与信任,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为发达村的兴旺发达尽心尽力。”何荣说到了,也做到了,2005年,他先后被县委确定为党员电教中心户、知识化新农民学习中心户和“农家课堂”培训户。为方便群众学习,何荣特意把家里的电视机放在正对门口的地方,每天一大早,他就打开自家大门,播放种桑养蚕记录片和电教片,让过往的群众都能看到,并吸引他们走来认真观看。同时,还到本村和邻近村挨家挨户上门找“学生”。2005年10月,他终于找到了第一个肯到家跟班学习的学生——其乐村堪怀屯的黄必敏。黄必敏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小老板,靠贩卖花猪和肉猪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贩猪毕竟要起早贪黑,有时候为了得到一头猪还要翻山越岭走几十里的山路,辛苦不说,有一次下雨路滑还连人带车滑下山坡受了伤。看到何荣独臂养蚕致富后,他放下“老板”的架子,到何荣家当起了“小工”。周围的群众看到那么精明的老板来学种桑养蚕技术,纷纷到他家跟班学习。至今,已有280名群众到他家观看种桑养蚕技术片,共举办桑蚕培训班3期,接收12名党员、群众到自家跟班学习。为让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何荣多次找镇党委政府和县桑蚕办协商,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在发达村创建了一个300亩的连片桑蚕种植示范基地,并请第一个学员黄必敏一起和他管理桑园,动员到他家跟班学习的群众到桑园承包一定的桑树面积,把自家的水泥房全部腾出来,做成标准的蚕房和小蚕共育房,并要求基地内的各承包户实行小蚕共标准化护理、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目前,示范基地内养蚕户有20户,2005年养蚕6批,产值5.2万元,户均收入达2600元,产值可达40万元,真正实现带领广大农户致富的目标。

热心公益事业,做新农村真正的领路人

  养蚕致富后,何荣把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服务,不仅在生产上积极帮扶农户为其实现生活致富,还积极带领群众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他发动群众维修水利设施1500多米,用于桑园的灌溉,修筑村级路700多米,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还带头提倡尊老爱幼,帮助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困难。正如群众所说,选何荣当村委主任,就是选准了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人。由于成绩突出,2005年,何荣被评为市、县、镇三级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桑蚕工作者。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