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2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李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记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稔床坡村民黄家和

   两排长长的平房一字地排开,平房周边的环境整洁而干净,大房子里养着已长大的蚕宝宝,小房子里则养着幼小的蚕宝宝,蚕农们不断进出忙碌着……这就是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稔床坡2007年初刚刚建成使用的养蚕专业基地,该基地养殖蚕具有单产高、效益好、茧质优、成本低等特点。这家被认为是广西首家养蚕专业基地一下子吸引了上至国家农业部门官员下至普通蚕农关注的目光:2007年3月国家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到该基地进行了调研,对他们的创新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自治区农业厅领导也多次到该基地调研,对该坡开展集中养蚕的新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向全区推广。这样的一个养蚕专业基地不是由哪家企业创办的,而是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带头集资建立起来的,他就是邕宁区蒲庙镇华康村稔床坡村民黄家和。

  创新致富思路  创办养蚕基地

     记者来到华康村稔床坡,刚到养蚕基地就发现门口设有一个消毒池,旁边有木牌提醒:来人进入基地必须进行消毒。基地的蚕农告诉记者,消毒池每天都换消毒液。走进蚕房,蚕宝宝在吃桑叶的沙沙之声不绝于耳。除了专门养育幼蚕的小蚕房,还有专门放养准备吐丝成蚕的大蚕房。为了保证蚕种统一,基地还特别设有一间用于孵化幼蚕的蚕种房。

     蚕农们说,黄家和平时喜欢看报纸,各种新鲜想法很多。今年40岁的黄家和16岁起就独自走南闯北,细心的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认真观察当地农业发展的状况和优势,然后默默对比老家的情况,思考如何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好自己的优势产业。稔床坡有着传统养蚕的习惯,1998年,黄家和回到稔床坡开始养蚕,慢慢积累经验。黄家和在平时养蚕过程中注意到,传统的养蚕方式都是蚕农腾空自己的住房后用来养蚕的,没有专门的养蚕用房,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一般的民房通风、透光不够好,与养蚕所需要的房间通风好、环境要清洁卫生、空气要清新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人蚕混居或者畜蚕相邻,消毒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蚕虫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养出来的蚕茧单产低、茧质差、成本高、效益低。

     黄家和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经过思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子里诞生了:建立养蚕专业基地,发动群众兴建户外蚕室,实现工厂化养蚕!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分析,黄家和便把这种想法说出来跟村民商量,得到了部分村民的响应,于是黄家和就和村里几个有威望的老村民走家串户,争取有意向的村民一起合作建设养蚕基地。最后,稔床坡26队40户村民有17户参与到集中养蚕的队伍。

     蚕房就规划建设在村边的山头上,两排34间构造一样的瓦房,每间的面积都是23平方米,总投资需要20万元。为了节省支出,黄家和带领村民自己挖地基、拉砖头、砌房子,然而17户蚕农只集资到了8.5万元,资金出现缺口,建设蚕房的工作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为了不让大家的努力付诸东流,黄家和希望能从银行得到支持,但是银行及信用社均不相信黄家和会成功,拒绝了他贷款的要求。正在此时,自治区农业厅拨下了10万元支持款,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2007年3月,养蚕基地终于按照规划建立起来。

  打破传统模式  提高致富效率

     蚕房建起来了,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进技术,2007年4月,黄家和又带了5名蚕农前往横县云表学习,学习到不少养蚕经验和新理念。为了规范、统一基地的日常管理,黄家和制定了基地日常管理制度、值班制度、消毒制度等,把基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了保证蚕种的统一,基地还特别设有一间用于孵化幼蚕的蚕房,由蚕农推选出专门的人员担任这项既重要又繁杂的工作。

     在黄家和的努力下,目前稔床坡的养蚕基地已经进入正常运作阶段,17户蚕农平均每张蚕单产达50公斤,比他们自己传统养殖提高11公斤,比全城区平均单产高18公斤,每张蚕比传统养殖增加收入150元以上,按此计算一年每户增收2200多元。实践证明,由于基地远离村庄、远离人畜,空气好、环境好,蚕宝宝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蚕农们把蚕房搬到基地来后,蚕的发病率几乎为零,每批蚕的生长周期也大大缩短,吐丝的时间比以前提早5至6天。为此他们一年可以养育15批蚕,比常规做法多3批,而且成本低了很多,加上统一购买蚕种、统一管理和销售,效益很明显。

     蚕农黄耀松原来养家蚕时经常出现病蚕、死蚕的现象,搬到基地后到目前为止,他的蚕房还没有发现死蚕现象,成活率达百分之百,他养的蚕每张产茧52公斤,即使价钱比不上去年高,但由于养殖时间缩短了,成活率高了,产量增加了,赚钱也不比去年少。目前,该基地产出的蚕茧已经有3批。“先进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大量成本。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基地一年的收入肯定可以突破30万元,平均每户蚕农收入1.5万以上!”黄家和说这话时透出十足的信心。

  提高科技含量  延长产业链条

     在黄家和的大蚕房里,记者看到地板上铺着一层不断蠕动的胖熟蚕,在蚕的上头挂着500张“风格簇”,每张有162个小格,全是一条条硬纸间隔起来形成的。其中已有不少熟蚕爬上去,在纸格间开始吐丝。黄家和介绍说,这是他们前往横县考察时带回来的新做法。

     原来,基地的成功建设并没有让黄家和满足和止步,他看到,蚕农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养殖方式,还是利用传统的竹子编制的竹簇,占地方较大;熟蚕在上面吐丝时排泄的尿液往下滴到其他蚕茧上,影响到整个蚕茧的质量;而采收蚕茧时每人一天只能采收40公斤蚕茧,而且采收费时费力。

     经过调查,黄家和了解到市场上刚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簇”,这种风格簇是用纸皮制作的,可以自由缩放,不仅占空间少,而熟蚕在上面吐丝时排泄的尿液很快被纸吸收,不影响蚕茧的质量,收蚕茧时更方便,只要用手指一戳,再一刮,所有的蚕茧就完全出来了,省时又省力。于是黄家和立即带领蚕农到横县考察学习“风格簇”的使用方法,回来后在他的带动下,基地所有的蚕户正逐步淘汰了传统簇,使用新的“风格簇”。“现在一个人一天可以收250公斤蚕茧,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村民们说。

     目前,黄家和又有了新的计划——利用桑秆培育食用菌和木耳,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种桑养蚕的产业链,大搞种桑养蚕的综合开发利用,把集中养蚕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化养蚕新模式,提高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和产量,与全村群众并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快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