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亚杰 叶建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覃柳芳的家乡柳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大多数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种植和养殖。由于过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乡亲们的现金收入很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03年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覃柳芳回到柳城县六塘镇。为帮助农民迅速致富,几个月后他主动向镇党委提出申请,要求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

  一天平均跟牛在一起10个小时

  一次,覃柳芳下村宣传税费改革,遇到一个牛贩子用一头小牛换村民一头老牛。不仅如此,牛贩子还补给村民300元。这笔交易看上去村民占了便宜。其实,熟知市场价格的覃柳芳知道,真正吃亏的是村民。

  当覃柳芳提醒他时,村民反问覃柳芳:“用老牛换年轻的牛,还多得300元,怎么会亏?”因为按照传统观念,牛就是用来耕地,年轻的牛要比年老的牛有力气,自然更值钱。可是在市场上,牛的价钱主要是看肉的多少,而不是年龄和力气大小。

  这件事引起覃柳芳的思考:“家乡的农民兄弟祖祖辈辈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日子,连最起码的商品意识都没有,这怎么能脱贫致富?”

  为此,覃柳芳决定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要让农民兄弟知道牛是商品,可以圈起来养,可以成为摇钱树。覃柳芳给群众发自制的宣传资料,播放相关电教片,组织他们到规模养殖基地参观、考察、学习。半年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覃柳芳共开展各种养牛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

  结果,辛辛苦苦干半年,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村民对于养牛能不能赚钱没有把握,都想让别人先做,成功了再跟着做。摸透了大家心理,覃柳芳在两个村选5个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作为示范户。

  从这以后,覃柳芳每天起五更,跟示范户一起建牛舍,储备饲料;到牲畜市场上手把手地教示范户如何选购健康、体格健壮的牛,如何给牛育肥。刚开始的一个多月,牛圈旁每天总是聚集着好奇的村民,看看大学生怎样养牛的。

  “我知道,这次示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给牛育肥的四个月里,我们每天都要到示范户家里去几趟,和大家一起给牛驱虫、打疫苗、喂料、打扫牛舍卫生。”覃柳芳说。

  在给牛驱虫、打疫苗时,覃柳芳寸步不离,担心产生药物反应,如抢救不及时,会造成牛的死亡。那时覃柳芳一天平均要跟牛在一起10小时,每天工作下来,浑身酸痛,又脏又臭。尽管很辛苦,但是看到牛一天天变肥变壮,覃柳芳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四个月后,这批牛以平均每头5240元卖出,每头获纯利润510元。示范户们尝到甜头,逢人就夸发展肉牛养殖好。原来那些观望的群众都争着找覃柳芳教他们养肉牛。

  “学农大学生发挥作用的地方多了”

  初战告捷,覃柳芳的信心更足了,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我的目标是把乡亲们引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化道路上来。”

  六塘镇几乎家家户户种甘蔗。甘蔗初加工时会丢弃大量蔗叶、蔗尾。与此同时,镇上许多群众利用冬闲种植蘑菇,但由于种植蘑菇原料短缺,经济效益不明显。以往被白白扔掉的蔗叶、蔗尾是肉牛养殖的优质饲料,而牛粪恰好是种植蘑菇很好的原料。

  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种养模式在这里推广不开。为了搞清是观念问题,还是效益问题,覃柳芳紧张忙碌地投入了蔗—牛—菇种养模式的调研与论证中。

  走访农业局,进农户,跑市场,覃柳芳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几个月调研,覃柳芳掌握大量一手数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如果采用这种模式,按一个农户一年可饲养育肥30头牛,生产蘑菇6000斤计算,一户农家每年可获2万多元纯收入。“如果能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既养肉牛又种蘑菇,不但能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还能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真可谓一举数得。”正当覃柳芳踌躇满志、大展身手时,两年志愿服务期结束了。 

  此时的覃柳芳,放不下刚刚论证完成的循环种养项目。“国家这几年出台的惠农政策这么多、这么好,我们这些学农的大学生发挥作用的地方多了。”覃柳芳说。

  于是,覃柳芳主动请求正式留下来继续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经批准,覃柳芳成为县渔牧兽医局农技推广员。

  “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来到县里工作以后,覃柳芳全力推广循环种养模式的同时,针对县里传统养猪业污染严重和果农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覃柳芳又提出“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让农民在果地养猪,养猪产生的废弃物集中回收作为沼气池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渣又为果树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既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又为农民日常生活生产提供了清洁能源,减少果地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事实胜于雄辩。2006年,发展“蔗—牛—菇”种养模式的韦明光等20户示范户,平均每户获利2万多元。通过“猪—沼—果”致富的梁宇诚,年出栏肉猪150头,平均每头获利100元,共获利15000元……得到实惠的农民都夸生态农业好。周围好多县的群众都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回首四年走过的道路,覃柳芳告诉记者:“我是幸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让我找到了运用专业知识、施展个人才华的广阔舞台。同时,我也是幸福的,因为在我和千百个农民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家乡的山更美了,水更清了,老百姓更富裕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