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王立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过去我们因地制宜,在石山地区撬山种桃,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现在,我们种桃不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一定要用无残留的低毒农药,也是科学发展观;今后,我们要想办法改良果树品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建设好大岭山,让石板上开桃花的奇迹延续。”面对着千亩石山桃园,十七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屯党支部书记邹存亮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这样的诠释。

  大岭山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费村村民委员会所辖的一个自然屯,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区,屯里石头多耕地少,以前这里的村民只能种些红薯、玉米等旱季作物,吃水困难,交通不便。“有女莫嫁大岭山,吃水也要打算盘,落雨吃点石坑水,天旱挑水实在难”便是大岭山昔日的写照。

  1991年春,23岁的邹存亮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民小组长。不甘心家乡永远贫穷落后,邹存亮和村里另外4名年轻党员开始琢磨怎么脱贫致富。“在1989年,我们几个就开出了几亩地种桃树。1992年,桃子卖出了好价钱,我们就想到了在这山上撬石头种桃树。”

  十多年来,大岭山人成了“当代愚公”,他们撬山不止,共开垦荒山种桃1300多亩,将一座石漠化的荒山改造成了生态果园,创造了在石板上栽桃树的奇迹。2006年,全屯人均水果面积达10亩,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富裕起来后,1998年邹存亮等人又带领大岭山村民,制定了统一规划,开始建设新村,改变环境。经过两年的努力,大岭山在全县率先建起了富裕文明生态家园,并积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千亩桃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从2003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桃花节”,使旅游收入成为大岭山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的邹存亮,为村民种出的水果跑起了销路,下广东上河南,了解市场需求,大岭山每年80%的水果都是经他的手卖出去的。

  带领村民创造了石头上栽花奇迹的邹存亮光荣地当选为十七大代表。作为一名基层代表,邹存亮对十七大精神有着质朴而深刻的理解:“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带领群众做些实事,带动村民修好果园的机耕路,果园的桃树有些品种已经老化了,要引进好品种进行种改良,还要将种植技术传给更多的群众,包括外省的农民。”

  正值深秋,记者在大岭山的千亩桃园看到,在一堆嶙峋怪石间和石头缝里,一颗颗桃树伸展开枝丫,展示出比石头还硬的力量。

  邹存亮说,开山种桃让原先的荒山有了生机,还涵养了水土,以前下雨冲沟水特别厉害,山上的仅有的一点泥土流失得特别厉害,现在冲沟水明显减少了,水土保持住了,连山上的石头都从原来白白的一片变黑了。

  几年前,一个专家组到大岭山考察,看到这片乱石堆中的桃园,专家感叹:大岭山人撬山种桃,为石山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到来年春天,满山遍野都是桃花,好比人间仙境呐!”眼望着这片由荒山变成的果园,邹存亮说,十七大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实大岭山村民做的很多事情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将来,我们要继续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把大岭山建设得越来越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