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美
人物小传:
入厂以来一直在贴花岗位上默默奉献。她能干、勤干、勤学、善学,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并带领身边的员工共同提高。参加工作以来累计完成贴花产量252万件,完成率达到200%,质量达到99.5%,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在目前无法用机械替代手工作业的贴花岗位上创造了奇迹。她,就是“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美。
在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新世纪分公司彩一车间的紧张而有序的生产现场,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引领和介绍,记者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眼前的这位其貌不扬的女孩就是“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美。一般贴花员工的班产量是400标件(以8吋产品为标准件)左右,而卢美的贴花班产量早已在她入厂的第3年就已达到1100多标件。参加工作7年来,她一共完成贴花产量252万件,完成率达到200%,质量达到99.5%,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用心用脑才能做得更好
卢美今年23岁,现为三环集团的一名陶瓷装饰工(贴花工)。她于1999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贴花岗位上默默奉献。卢美善于在工作中开动脑筋,不断学习创新。有一次,车间在加工某公司红叶花面时,花纸小而碟面大,许多员工采用常规的贴法都出现画面变形,达不到质量要求,加工效率极低。卢美决心攻克这个难题,她通过反复试验,探索出新的操作方法,并很快在全车间得以推广。人均班产量由200件提高到400件,使公司按质按时完成了该公司的订单。又有一次,在加工052A1036A花面的131面碗时,由于是新花面、新品种,工作难度非常大。卢美经过反复观察、实践,最终摸索出一种四点定位贴花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速度快了4倍,从初时的每天300、400件,一下子提高到1500多件,远远超出计划任务的3倍之多。
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卢美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她能努力学习陶瓷工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2006年参加公司的技术等级培训,她的理论考试成绩获得98分,实际操作成绩获得100分,以双优的成绩通过了技术等级考核。她还积极钻研工艺操作,把自己的操作技术写成文章《如何提高贴花产品质量》,发表在公司的内部刊物上,让大家分享她的先进操作方法。她还积极学习管理知识,从2002年起,参加公司组织的管理知识学习10期,有ISO9000知识、QC知识等。卢美还担任车间QC小组的成员,积极参加QC活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关,由她参与的活动课题《如何提高贴花效率》获得了公司优秀QC成果奖。2005年她还被评为集团公司学习型先进个人。
无私奉献是她的人生追求
卢美是车间里的培训师,她总是把自己的操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参加工作7年来,她共接收徒弟80多人。小罗2004年1月份进入彩一车间,领导安排由卢美教她。卢美从最基础开始,手把手耐心地教她。经过卢美的指导和培训,小罗的贴花技术很快有了进步。入厂3年来,她逐步成了贴花能手,先后获得过质量标兵、先进生产者、先进女工的称号。作为劳模,卢美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一次,车间加工122公司的K26171花面时,她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还积极帮别人贴,仅这个品种她就多贴了720件。在卢美的带动下,她所在的班组从2004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班组。
卢美就是这样,她的美丽青春在平凡的贴花岗位上和瓷花一起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由于成绩显著,2007年她光荣地获得了“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