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张东安 赵超 潘高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开春的一天上午,德保县足荣镇念色村中屯60岁的黄华觉老人,一早就来到村口的“农家书屋”,选取一本他喜爱的书,蹲在门口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习惯这么看书了。”老人笑着对记者说,“年初政府在村里开了‘农家书屋’,有书看真是太好了。”去年底,德保县开展“农家书屋”建设活动,计划用3至5年时间在全县50户以上的自然屯建有一家以上的书屋。目前,已经在4个乡镇10个村设立了“农家书屋”。

  念色村中屯“农家书屋”主人黄金岩说,自己家的房子正好在村口,感谢政府把书屋设在这里,又送来书柜、书籍、桌椅、电脑,提供了和乡亲们经常在一起看书、交流的好机会。正在看书的村民黄新文今年刚20岁,他很喜欢看体育方面的书籍,但是买书花费太高,只得去县城借书,现在有了“农家书屋”就太方便了。他说现在家里想种蔬菜和烤烟,希望再能多些农业专业技术的书籍。

  在都安乡都安村窑庄屯“农家书屋”,记者查看图书借阅登记表发现,从3月24日到28日,仅4天时间里,就有17个人来借书,既有小孩子的卡通书,也有文学书,但是大多数还是水果、蔬菜种植以及家禽饲养的书。都安乡副乡长黄珍宝告诉记者,村里主要发展蔬菜、水果种植,村民白天忙农活,晚上来借书的比较多。足荣镇扶苏村书屋管理员黄伍威几天前就打电话向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诉苦”:农业实用技术类的书籍近段“脱销”了,许多农民借不到书。宣传部同志闻讯赶到书屋核实情况并表示尽快补充。

  县委书记唐咸历告诉记者,建“农家书屋”是要与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搭建农村党建、农村科技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着力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报难问题,逐步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基本文化服务均等化。到“十一五”末,该县50户以上的自然屯都要建有一个以上“农家书屋”。在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包村部门补助一点、乡镇政府补助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和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按照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个书柜、一批桌椅、一批图书、一批读者、一套管理制度、一个整洁环境的“八个一”标准进行。

  负责这项工作的县委宣传部部长潘承环说,该县今后还将实现当地图书馆、学校图书室等与“农家书屋”相互之间的书籍交流,提高书籍的使用效率,加快建立“农家书屋”管理的长效机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