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29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朱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4月中旬,港口区27个行政村共选派55名自治区、市、区、镇机关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各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驻村3个多月来,在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办好事实事、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农民欢迎。

    ——帮理思路。驻村指导员把“生产发展”放在工作首位,结合区、镇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开拓增收渠道,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增收产业。如驻白沙村指导员结合当地山地多的特点,经过和村“两委”反复调查研究,确立了“连片开发木薯种植”的发展思想,得到了村民群众和市扶贫办领导的认可;驻虾箩村指导员积极组织所驻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到该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红星、红沙村参观学习,帮助干部群众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从而理清本村发展思路。

    ——帮提意识。驻村指导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大力宣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目的、任务、举措,努力使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方略和决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农民群众建设新家园的意识和积极性。如炮台村指导员驻村工作后,通过制作宣传栏、挂横幅、给农民送资料等方式,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法律宣传,帮助当地群众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同时深入村组,向农民群众宣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港口区经济发展形势,发动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工作,支持企沙沿海工业园区建设。

    ——帮办实事。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后,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的好评。如公车村驻村指导员积极协调挂钩联系单位,在公车村村委会办公楼种下了一批树苗,靓化了村委会办公环境。同时,举办了一场实用技术现场示范课,向当地群众捐赠了一批价值1500元的农业科技产品和实用技术手册;驻红星、红沙村指导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送文化服务,积极会同各有关部门和挂钩联系单位,在“五一”黄金周策划组织了保护白鹭植树造林、摄影风采、“五.四”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附近几个村的近千名群众前来观看,唱响了文化主旋律,弘扬了社会新风尚。

    ——帮解矛盾。指导员驻村后,注重做好排查问题,化解矛盾工作,针对农村一些久拖不决的矛盾纠纷,采取公平、公正的办法妥善处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如牛路村指导员了解到村民由于海滩涂问题引起纠纷后,一方面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给群众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协调,化解矛盾,保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帮建制度。驻村指导员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抓好抓实,把“民主管理”落到实处,按照“五村两规范”的要求,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推行村务公开、民主议事、规范理财,把村情事务置于广大村民之下,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如驻赤沙村、沙螺寮村指导员积极帮助驻村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积极推动驻村党务、财务公开工作,使驻村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使驻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增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