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1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仕平 李志景 黄焕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隆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综述

  “思路新、措施实、亮点多、效果好。”隆安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真心下基层

  ——蹲得住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派驻都结乡达利村的指导员王利迎,小孩刚上小学,生活还不能自理。她丈夫是东兴市的一名交通警察,由于工作需要,平时很少能回家。被组织选派到边远的山区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后,王利迎二话没说,从家乡请来老人照顾小孩,便带着行李驻到了村里开展工作。丈夫对此表示不理解,急着要找领导反映情况,但最终被她说服,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隆安县,268多名驻村指导员牢固树立“进哪门就是哪人”的思想,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家庭、交通、食宿、语言及“三农”工作有关政策知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快打开了驻村工作局面。

  为加强指导员工作管理,隆安县委及时出台《关于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五帮三促进”活动的实施意见》和《隆安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并创新三种工作机制:实行指导员挂任制度,在选派的268名指导员中挑选87名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37名担任村委主任助理,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活力;推行自律承诺制度,指导员签订自律承诺书,报县基层办备案,在驻村村委会张贴向群众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执行工作组组长定期碰头汇报和定期上报信息制度。这三个机制的实施,保证了指导员在基层“沉下心,走得进,蹲得住”。

  潜心为民谋

  ——沉得下

  

  “必知所驻村现状,必知所驻村面临的困难,必知当前影响不稳定因素,必知所驻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任务。”这是隆安县对驻村指导员提出的要求。

  为了做到这四个“必知”,指导员进村到岗后,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开展“四个走进”活动。全县268名指导员,共走进自然屯1235个,走进困难家庭1493户,走访党员1933人,走进党员中心户879户。在此基础上,指导员们撰写了130份调研报告,而且每一份调研报告都必须经过村“两委”班子关、村党代表关和群众关才能定稿。“四个走进”察民情、听民意,“走三关”解民疑、集民知,使每一份调研报告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经过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变成了村民自己的思路,变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

  

  全心办实事

  ——干得开

  

  随着工作的扎实推进,隆安县委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在指导员派驻工作中广泛开展帮驻村理清一条经济发展思路、帮驻村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帮驻村培育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帮驻村创建一个整洁文明和谐的新环境、帮驻村建立一套适应新农村管理的新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的“五帮三促进”,要求指导员在工作中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从老百姓最急迫的事情做起,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五帮三促进”为指导员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广大指导员依托村级党员活动室、远程播放点和农家课堂等阵地,对党员群众开展有关新农村建设知识、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已共举办各类培训408班(次),上党课130堂,受训党员群众10.6万多人次;以座谈会、个别谈心、板报宣传等形式,做好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宣传动员工作,把城乡清洁工程引入村屯,制定村民文明卫生公约,组织村民齐动手,整治村容村貌,完成沼气池建设1075座,人畜饮水项目23个,建立垃圾处理池25处,改厨改厕3150多个,有效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有力促进了全县村屯文明建设;积极帮助村级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驻村特点,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24项,全县85%的村(居)都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机制,推进了村级民主管理。

  5月中旬,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际瓦在隆安县调研时这样评价:“以‘五帮三促进’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这个思路和定位非常好,很有特色。”

  

  用心抓联动

  ——帮得实

  

  为充分发挥指导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隆安县在全县指导员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助学献真情,爱心促和谐”帮困助学活动。全县268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268名困难家庭学生结成“一帮一”助学对子,指导员及其派出单位共向驻点学校捐资10.5万元,各种物品价值16.9万元。

  开展“联动架金桥,项目促新农”活动。由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关联单位报送建设项目,按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保障五大类汇总形成台账,指导员和驻村群众采取“双向互动”方式向各责任单位申报实施。目前,全县列入第一批活动的单位有11个,项目共231个,惠及群众11.2万人。

  开展“三个一”主题活动。每名指导员为农村困难党员做一件好事,为驻村党员上一堂党课,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6月中旬以来,全县指导员在后援单位的支持下,累计为农村困难党员办实事解难题287件;上党课115堂,受训农村党员3140多人次;举办科技讲座146堂,受益党员群众5700多人次;带项目下乡48个。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指导员们还积极联系挂点单位和后援单位,帮助协调解决隆安县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城厢镇大林村指导员韦海波、刘成海,发动群众及后援单位筹集资金15万元,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硬化屯级主干道2条295米、巷道5条1560多米,修建了灯光篮球场,装修村委办公楼,美化村头古凉亭,建起了文化娱乐活动室和图书室。据统计,驻村以来,全县指导员已组织群众完成村屯路建设51条,硬化建设36处共12万平方米,组织和协调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10个,体育活动场所7个,政法设施10个,农村能源建设1430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