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肖道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7月9日,梧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办公室召开指导员座谈会,畅谈前段时间的工作,总结经验,并思考下一步的工作,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搞得更好出谋献策。从前一阶段的工作来看,取得了不少成绩,指导员已经受到农民的欢迎。

  梧州市从4月26日开始,向农村选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839名,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名县以上机关单位干部和1名以上乡镇干部驻村开展指导工作。为了保证驻村指导员素质,该市采取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的方式,从各机关、部门单位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踏实肯干、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指导员,对他们进行强化学习培训,以适应农村工作,并要求驻村指导员在工作中当好“五大员”。

  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围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农村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倡导文明向上的村风民俗。

  当好经济发展的服务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服务“三农”,特别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工作重点,把握所驻村经济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全市10大农业优势产业,举办各种培训班1083期,培训党员、群众85589人(次),发放科技书籍82155册,技术资料96749份,提供信息490多条,帮扶资金350多万元,帮助和输送外出务工人员5700多人。

  当好社情民意的调研员,认真制订发展规划。指导员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坚持从村情民情出发,积极为村制订远、近期规划,为村工作理清思路,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品牌产业。在岑溪市,指导员写出调研材料570多份,形成经济发展规划280多份,制定了发展砂糖桔、澳洲坚果种植,做大做强“三堡米粉”、竹芒编织生产,抓好水利、交通设施建设等多项规划。

  当好基层设施的办事员,为驻村多办实事好事。全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以来,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900多件,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如在大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方面,共修整了村级道路37条,总长143公里。驻都梅村指导员组织群众投工,将4.5公里的东方红水利渠道清淤,恢复了4个村3000亩田的用水。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山林权属、邻里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驻村指导员积极参与创建“平安村”、“平安镇”建设,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市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0多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