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9月13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黄福兴 林雄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来,驻尖山镇犁头咀村指导员劳咏梅印制了300多张联系卡,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向群众公开,方便群众的联系。到目前止,共接到群众打来的热线电话就有180多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0多个。这是钦南区推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联系卡制度的一个具体的例子。

  钦南区根据实际情况,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四项制度:一是驻村签到和公示制度。在村委办公室户外显眼位置张贴出勤签到表,指导员驻村进行签到,向村干部和群众公示,接受监督。签到表月底交回并由工作组长统计,上报区基层办审定、发放驻村补贴。二是挂牌上岗和工作联系卡制度。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做到挂牌上岗,制作工作联系卡发放到户,亮明身份,表明来意,以增进与群众的联系,方便群众反映情况,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三是实绩公示制度。工作组将全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的计划和进展情况在镇、村两级逐月公示,接受干部群众评议和监督。四是成效反馈制度。工作组以书面、会议两种形式定期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派出单位反馈指导员工作有关情况。书面反馈每月一次,反馈会议由驻镇工作组召集,后援单位领导、乡镇分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参加,每季度召开一次。

  推行四项制度以后,该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深入基层,扎实工作,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据统计,到9月6日止,全区驻村指导员共走访农户2332户,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发放宣传资料4074份,培训人数1145人,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1个,兴办修路引水等项目22个,接待群众来访515人次,调处各类纠纷案件56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