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干部下基层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对于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干部素质,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有重要意义。为使这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使之工作有新定位、新思路,树立新形象。
一、找准新定位,当好“五大员”
一是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中央、自治区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宣传中央有关支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等。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全面摸清所驻行政村的村情,为有效开展工作打下基础。三是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协助做好正在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抓好苗头性、潜在性矛盾的防范工作;协助村干部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四是要当好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积极发展和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和帮助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高谋发展的本领。五是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指导做好“三级联创”工作,指导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八桂先锋行”活动。督促基层党组织高标准进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促进村级党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确定新思路,抓好“五项工作”
第一,制定好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着眼长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导村委会做好新村建设规划。在工作中,要把农民增收的规划放在第一位,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
第二,抓好经济发展。检验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成效,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农村经济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农村的面貌是否改变。这需要广大指导员紧紧抓住当地优势和特色,理清发展思路,切实抓好农民增收。
第三,好事实事。关注民生,围绕群众满意的根本标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解决通村、通屯公路和屯内道路建设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通电等问题。引导农民做好公共设施建设。通过争取各级财政投入重点解决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欠缺的问题。开展整治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风建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建设,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做好农村特困人口危房改造等,让党和国家的温暖更多地惠及农村困难群众。
第四,抓好社会稳定工作。针对当前农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重视到位。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二是工作措施到位。通过制定各种强有力的矛盾预警和应对措施,把各种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三是制度建设到位。只有制度健全了,社会稳定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第五,积极开展“五帮三促进”活动。“五帮”,即:帮助所驻村理清经济发展的思路,帮助所驻村培养新型的农民,帮助所驻村培育适合本村的支柱产业,帮助所驻村创建整洁文明和谐的环境,帮助所驻村建立适应新农村的管理机制;“三促进”,即: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三、树立新形象,让群众满意
一是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加强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实践中学。要认真钻研,勤于思考,不断夯实知识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农村工作的能力。二是放下架子,亲民爱民。要深入群众,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密切干群关系。三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四是开拓创新,节俭高效。要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五是严格自律,清正廉明,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模范。
(作者系贺州市八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