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蒙万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灵川县驻潭下镇码头村指导员 蒙万林

  我作为县文化局驻潭下镇码头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今年重点工作是协助村委班子改造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搞好各项农业生产和水果种植。

  前段时间下到各自然村了解到现在果农普遍缺乏科学管理技术,他们迫切需要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

  6月18日,我请来了县水果总站的柑橘技术员陈爱军到码头村委下涂家自然村为果农们上柑橘技术管理培训课,请来了县电影公司两名放映员到下涂家村为村民放映科教片,并向他们宣传计划生育、农村种养等技术。下涂家村共有183户,800多人口,耕地面积60多公顷,种有各种水果近40多公顷,其中以柑橘为主。

  听到水果技术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来传授水果管理技术,果农们早早就在村口等候。下午3时,我们一行人刚到村头就被果农们围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请求技术员到自家的果园去看看,帮助他们去解决一些管理上的技术难题。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果园,由陈技术员针对当前的施肥管理、病虫防治进行实地讲解,对果农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认真答复。果农们非常高兴和满意,拉着我的手说:“感谢你,请来技术员为我们送来了科学技术,送来了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关怀。我们村种了这么多的水果,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几年了都还没有什么效益,有些果树只是成了风景树。现在有你们的关心和指导,我们更不用愁了。”临行时,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希望你们经常送电影、科技下来。”

  听到村民们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们那一双渴盼的眼睛,我被他们的朴实和勤劳感动了,同时更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肩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我们送科技、送技术、送文化、送医疗下乡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啊。作为指导员我应在这方面尽到责任,更重要的是我应当和广大指导员一起积极探索送科技、文化等下乡的长效机制,让老百姓长期得实惠。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