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叠彩区派驻大河乡的3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4个多月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各自岗位上想法作为,以唱响“四新歌”为大河乡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以行动兑现了诺言。
新技术助农增收
种菜、种梨、种花、养猪是大河乡农民致富的“四大法宝”。从城里来的驻村指导员对农业知识客观上欠缺,但他们帮村民致富的信心非常坚定,他们或买来科技书籍,或上网搜索种养资料,或请来农技专家为村民答疑解惑。
驻大河乡新民村指导员尹兴家发现桂林养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买来养兔书籍、并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养兔技术,指导和帮扶两户困难村民养兔子,预计年底可增收2000多元。上阳家村全村养猪1万余头,猪病是困扰村民的一大难题。驻村指导员吴忠斌在这个问题上动脑筋,在他的指导下,到目前为止,全村生猪再无病死现象。吴忠斌还帮助20多户村民引种台湾兰花包菜,预计将为农民增收30多万元。
新文化促农提升
大河乡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过去村民以打牌消磨时光。为了开辟农村文化阵地,驻村指导员充分发挥特长,给农民带来新的文化娱乐。
驻蒙正村指导员、区文化馆干部田文飞在大学是学声乐的,他发挥专长在村里开办“音乐辅导班”,20多位村民参加了培训;暑假期间,26名返村学生也加入学习行列,田文飞将50余位学员分为白天、晚上两个班。如今,歌声、琴声取代了村中先前的划拳喝酒、打牌吵闹声。驻白竹干村指导员聂琦则办起“美术字培训班”,还自掏腰包为学员购买字帖,全村马上来了48人,邻村也有人闻讯赶来,把村课室挤得满满当当。
新观念清洁农村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某些村民的不良卫生习惯,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成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又一个“发力点”。蒙正村常年形成的垃圾堆、污水沟、臭水塘有几十处之多,指导员田文飞多次组织和参与清洁行动。日前,他特意请来桂林空军学院101队干部学员前来蒙正村,将村中8处卫生死角清了个遍,清理垃圾20多吨。
在驻村指导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河乡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村村都建立了清洁制度,建起垃圾池,聘请了保洁员。桂林市“城乡清洁工程”督察组每次入村检查都给予充分肯定。
新服务温暖民心
创新为民服务机制是驻村指导员的另一门“必修课”。“我们是您的朋友,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您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这是叠彩区大河乡白竹干村驻村指导员聂琦、董奕生专门印制的“为民服务联系卡”上的承诺。
据悉,服务卡发至村民手中后,两位指导员的手机就成了村民的“110”。该村5组村民黄润贵最近反映,东二环路旁水渠不畅,他家靠东二环的菜地经常积水,种菜困难。指导员立即与有关部门协调,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袁军: 身残志坚 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初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踏着杂乱无章、时断时续的青石向上攀爬,翻过陡峭的山坳,隐隐约约听到了山羊咩咩叫声和狗狗汪汪叫声。走近一看,金黄的玉米棒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牛棚里牛儿 【详细】
第一书记梁明军:脱贫“勤务员” 致富“引路人”
【导语】2018年4月,百色市那坡县委组织部从县发改局选派梁明军到平孟镇平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后,梁明军积极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的“勤务员”和致富&ld 【详细】
靖西市禄峒镇杨超厅: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8月3日下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禄峒镇平江村蚕茧收购点,收购商对杨超厅蚕茧进行刷选、装袋、最后称重,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蚕蛹的品质,他将获得3000多块钱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获得一些收入,但当时父母身体欠佳,小孩上学,获得收入不够一家5口 【详细】
“东风风来满眼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恭城一对年轻夫妻的产业得到县委书记高度赞扬
邱云敏和丈夫莫元军都是“80后”,结婚之初,家庭收入以丈夫在外从事建筑业为主。随着桥头村力促打造“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的蓝图步伐进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决定把房子装修搞民宿产业 【详细】
逆袭人生 ——蒙芳真用勤奋演绎脱贫路
瑶山深处,天刚擦亮,鸟儿喳喳叫,鸡群喔喔欢。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麻洞屯,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鸽舍映入眼帘,300对大大小小的鸽子映入眼帘, 不时传来“咕咕咕”叫声;不远处山脚下用竹子围 【详细】